大智慧破解版-大智慧策略投资股市盛宴ace破解版大智慧ACE破解|扫单系统

170000000,救不了34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1 08: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0000000,救不了3400……》:中国结算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当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242.63万,创下最近5年单月最高纪录,与此同时,A股投资者总数首次突破1.7亿!
随后,7月下旬开始,A股陷入“高位盘整”,打到了8月下旬则已经是“疲态尽显”,不得不“屈尊低就”,如今沪指是3400也守不住了!创业板也跌穿2600点,成交量再度缩回到9000亿元以内……
◆在2015年6月,A股单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到464.22万。此后由于股市快速暴跌,新增投资者数量急剧下滑……
◆2019年一季度,A股市场出现过一波强劲上涨行情,当年3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202.48万,此后随着行情的再次走弱;
对散户而言,无论是择股还是择时,结果都只是一种神话。而选股方面,拥有的资源越多,资金量越大,在选股上就越能体现出优势,因为只有真正有钱有资源的人才能有效地去收集信息、识别信息、解读信息,最后利用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这恰恰是大多数散户朋友们不会做,也懒得做的,他们只寄希望于“股神”和“荐股”……
或许笔者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有这个“段子”垫底,啥可能性都不会意外——
8月19日,一位上海大妈在视频连线直播中询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最近有什么股票可以推荐?
消费内需欠火候,8月A股也就只能“七上八下”了……》:沪指失守3400,创业板失守2600,8月的A股看来是放弃了“七死八活”的路径,要演绎“七上八下”了……
7月下旬以来,笔者对短期行情一直“心有疑虑”,关键就在于“经济弱复苏(但有持续性)”之下,货币政策的操作会相当困扰市场。
毕竟,如果经济预期“很差”(如同疫情期间那样),市场反倒能够“笃信”货币政策会“很给力的‘兜底’”(如同一季度);
反之,如果经济预期“很好”,则即使货币政策“不再给力”,投资人仍然可以“寄希望于‘经济基本面’”的炒作,玩一下“估值”;
麻烦的就是现在这种“活不好,死不了”的状态,货币政策显然“没那么爱你了”(央妈虽然也超量续作MLF,但也已经连续保持LPR利率“不下行”),流动性刺激没有多大的指望;但经济基本面也并没有“强到让你夜不能寐”的地步……
乍暖还寒时候,果然“最难将息”!(谁说只有特朗普才是“股神”?清照奶奶可比他早得道……)
而要追根溯源,经济基本面出现这种“混沌”状态,归根到底,还是国内消费需求的潜力,仍然没有发挥出来——
7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各项数据均弱于市场预期,显示经济恢复速度放缓,表现最差的是制造业和消费。



                           catbg02.gif                  热点聚焦
                 



170000000,救不了3400……                 
【研究员】:田文
结论:中国结算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当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242.63万,创下最近5年单月最高纪录,与此同时,A股投资者总数首次突破1.7亿! 随后,7月下旬开始,A股陷入“高位盘整”,打到了8月下旬则已经是“疲态尽显”,不得不“屈尊低就”,如今是3400也守不住了! 而值得警惕的是,在2015年6月,A股单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到464.22万。此后由于股市快速暴跌,新增投资者数量急剧下滑…… 2019年一季度,A股市场出现过一波强劲上涨行情,当年3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202.48万,此后随着行情的再次走弱; 对散户而言,无论是择股还是择时,结果都只是一种神话。而选股方面,拥有的资源越多,资金量越大,在选股上就越能体现出优势,因为只有真正有钱有资源的人才能有效地去收集信息、识别信息、解读信息,最后利用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这恰恰是大多数散户朋友们不会做,也懒得做的,他们只寄希望于“股神”和“荐股”…… 8月19日,一位上海大妈在视频连线直播中询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最近有什么股票可以推荐?

                                 
博览财经分析】中国结算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当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242.63万,创下最近5年单月最高纪录,与此同时,A股投资者总数首次突破1.7亿
随后,7月下旬开始,A股陷入“高位盘整”,打到了8月下旬则已经是“疲态尽显”,不得不“屈尊低就”,如今沪指是3400也守不住了!创业板也跌穿2600点,成交量再度缩回到9000亿元以内……
◆在2015年6月,A股单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到464.22万。此后由于股市快速暴跌,新增投资者数量急剧下滑……
◆2019年一季度,A股市场出现过一波强劲上涨行情,当年3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202.48万,此后随着行情的再次走弱
对散户而言,无论是择股还是择时,结果都只是一种神话。而选股方面,拥有的资源越多,资金量越大,在选股上就越能体现出优势,因为只有真正有钱有资源的人才能有效地去收集信息、识别信息、解读信息,最后利用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这恰恰是大多数散户朋友们不会做,也懒得做的,他们只寄希望于“股神”和“荐股”……
或许笔者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有这个“段子”垫底,啥可能性都不会意外——
8月19日,一位上海大妈在视频连线直播中询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最近有什么股票可以推荐?
席勒认为,个人投资者不应在股市上投入太多,“千万不要把炒股视作快速致富的手段。”
席勒建议:1.储蓄要趁早,学一点理财知识很有必要。2.炒股不是致富的方式,市场上总有比你聪明的人。3.致富路上既要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也要参考科学的数据分析。
不知道还有哪国的股民朋友如“中国大妈”这般可爱,一直执着于“荐股”(不知道时隔多年,大妈手头的黄金是否已经解套抛售了?)。
他们为A股提供过“创纪录”的成交量,也曾经帮助A股“牛冠全球”,也曾经帮助过A股“熊霸天下”,但手法都是一样的“跟涨杀跌、跟红踩黑”……
这也是监管层不得不给各个“新兴板块”增加诸多“入市门槛”的苦衷,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散户市场的不确定性”,为此一直逡巡于“如何(以及是否)彻底的不干预市场”?
而现有的智慧则仅仅限于希望通过“更加充分的市场化”来“做大机构,‘消融’(xiao mie)散户”。
毕竟,一部美股的“牛逼史”就是一部散户mie jue的血泪史,只不过我们外人只看到已经涨上天的苹果、特斯拉、亚马逊的股价,以及再创新高的纳斯达克指数,却不愿意去理会“美股的每一个指数上涨底下都有一块美股小散的遗骸”。
如今的美股其实更加“血腥”——
美国股市逆着严重疫情迎来了又一轮新的繁荣,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都创下历史新高,苹果公司市值星期三一度突破2万亿美元。
如果只盯着股市而不看其他,你会以为美国处在历史上最好的繁荣时期之一,整个社会百业俱兴。
而现实是,美国正被严峻的新冠疫情像蟒蛇一样缠住,每天有数万人感染和几百上千人死亡,重现真正意义的经济繁荣遥遥无期,大量中产人口和穷人失业,因疫情和经济困顿的夹击而陷入绝望。
股市的繁荣与疫情及经济表现的严峻现实之间形成了难以置信的反差,包括路透社在内的经济分析给出这样的评论:美国股市已经脱离了现实经济。
股市上涨当然是好事,但是上述严重反差使股市的繁荣与普遍受益和平衡原则越来越远。美国股市愈发成为资本的内循环,成为有钱人和经济状况较好者谋取利益的保护地。
当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可以“虐心”……
如今的A股,似乎仍然“循着”散户市的方向“急奔”——
中国结算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当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242.63万,创下最近5年单月最高纪录,与此同时,A股投资者总数首次突破1.7亿!    上次单月新增开户数超过200万还是在2019年3月。而今年以来,已有5个月单月新增开户数超过了100万,7月新增投资者数量不仅是今年的第一高,也创下了2015年7月以来单月新增数量的新记录。
在新鲜韭菜不如入锅的大背景下,7月A 股市场快速上行,上半月迅速突破 2019 年高点,下半月有所回落后保持在高位震荡。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0.9%,深证成指涨13.72%,创业板指涨14.65%。7月的23个交易日中,有20个交易日成交额超过万亿。   

值得警惕的是,在2015年6月,A股单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到464.22万。此后由于股市快速暴跌,新增投资者数量急剧下滑,2015年7月骤降至204.87万,2015年8月进一步降至136.85万。
2019年一季度,A股市场出现过一波强劲上涨行情,当年3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202.48万,此后随着行情的再次走弱,这一数量降至200万以下,直到今年7月才重新突破200万。
对比可以发现,今年7月末投资者总数已是5年前的2倍左右。在新增投资者数量创下最近5年新高,以及老股民返场的大背景下,股市成交量急剧增长,券商业绩也迎来了大爆发。
据Wind数据,目前已披露2020年上半年业绩的上市券商中,多数利润出现明显增长,其中锦龙股份、东方财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中信建投、华林证券同比增速则超过50%,其他多数券商也超过10%,仅方正证券、中原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
也是在此背景下,各种“神券”合并的传闻一再大行其道,反衬的不仅是市场上涨逻辑的“后继乏力”,更凸显出“散户市”是如何的容易被“忽悠”,也正是因此,散户市“更容易亏钱”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超级小散”到“超级大散”都在亏钱
日前,一则来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单账户年化收益的统计数据,在行业里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该数据显示,A股散户,无论是账户在10万以下的“超级小散”,还是资金量在千万级别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单账户平均年度收益均为负值,只有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法人投资者在此统计区间内实现了单账户的平均年化正收益。
此外,值得警醒的是,个人投资者(账户资金量在0-1000万以上不等)、机构投资者、公司法人投资者在统计区间内依靠择时均未能实现盈利,仅有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法人投资者依靠选股实现了正收益。
“投资者主动参与资本市场是没有效率的,而专业机构参与资本市场是有效率的。换句话说,资本市场机构化是一个大趋势,这是大家会逐渐意识到并形成的共识。”一位券商研究人士表示。
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的有效性正在提升,算法交易不断迭代升级,普通投资者越来越不适合参与短线交易机会,应树立中长期投资理念,借道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参与资本市场。
散户亏钱,机构赚钱
择时只是一种神话。而选股方面,拥有的资源越多,资金量越大,在选股上就越能体现出优势,因为只有真正有钱有资源的人才能有效地去收集信息、识别信息、解读信息,最后利用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从2016年1月-2019年6月的统计区间,无论资金体量如何,但账户年化收益均为负值,只有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法人投资者单账户实现了平均正收益。


具体来说,统计区间内——
市值10万元以下的散户,单账户平均年化收益为-2457元,择时收益为-774元选股收益为-1532元,交易成本为151元;
市值在10万-50万元的散户,近三年平均年化收益为-6601元,择时收益为-3018元,选股收益为-2433元,交易成本为1140元;
市值在50万-300万的散户,单账户平均年化收益为-30443元,择时收益为-15558元选股收益为-10171元,交易成本为4714元。
市值在300万元以上的散户平均下来同样亏钱
市值在300万-1000万元的散户平均年化收益为-164503元,择时收益为-80767元,选股收益为-65269元,交易成本为18466元;
市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超级“大户”,近三年平均年化收益为-89890元,择时收益为-411584元,选股收益为402271元,交易成本为80577元。
统计时间范围内,机构投资者在A股的投资收益颇丰。
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近三年平均年化收益为1344.77万元,择时收益为-417.69万元,选股收益为1807.48万元,交易成本为45.03万元;
公司法人投资者近三年的平均年化收益为2344.09万元,择时收益为-1476.64万元,选股收益为3824.46万元,交易成本为37361元。
不难看出,无论是亏钱的散户还是赚钱的机构投资者,依靠择时都无法实现正收益。
此外,市值10万到1000万之间,同等规模条件下,单位规模的交易成本资金量越小的成本越高,市值1000万以上的交易成本明显更少,说明频繁的交易也是投资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只个人投资者在A股市场择时普遍失效,机构投资者在择时上的损耗也大于收益。如果是个人投资者以购买基金的形式参与资本市场,择时亦对基民回报有明显拖累。
上海证券此前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绝大部分产品的投资者回报都落后于产品收益;其次,市场环境越复杂,择时成功率越低;投资者择时创造的正回报水平远小于择时造成的业绩拖累;具有更好流动性的产品并未改善投资者择时效益,它们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更为剧烈。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基金赚钱而投资者亏钱”的现象。即投资者在最近三年内的择时效益普遍不佳,绝大部分的投资者在择时过程中并没有创造更好的收益,反而是拉低了投资者回报水平。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公募基金实现利润总额1.17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混合型和股票型是盈利的主要来源,全年利润总额分别为5218.26亿元、2993.08亿元。其次是货币型和债券型公募基金,全年利润总额分别为1967.81亿元、1398.71亿元。
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0年二季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9381只公募基金产品上半年合计利润达到7268.52亿元


                                 
                                           博览视点
                 



消费内需欠火候,8月A股也就只能“七上八下”了……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沪指失守3400,创业板失守2600,8月的A股看来是放弃了“七死八活”的路径,要演绎“七上八下”了…… 7月下旬以来,笔者对短期行情一直“心有疑虑”,关键就在于“经济弱复苏(但有持续性)”之下,货币政策的操作会相当困扰市场。 毕竟,如果经济预期“很差”(如同疫情期间那样),市场反倒能够“笃信”货币政策会“很给力的‘兜底’”(如同一季度); 反之,如果经济预期“很好”,则即使货币政策“不再给力”,投资人仍然可以“寄希望于‘经济基本面’”的炒作,玩一下“估值”; 麻烦的就是现在这种“活不好,死不了”的状态,货币政策显然“没那么爱你了”(央妈虽然也超量续作MLF,但也已经连续保持LPR利率“不下行”),流动性刺激没有多大的指望;但经济基本面也并没有“强到让你夜不能寐”的地步…… 乍暖还寒时候,果然“最难将息”! 而要追根溯源,经济基本面出现这种“混沌”状态,归根到底,还是国内消费需求的潜力,仍然没有发挥出来—— 7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各项数据均弱于市场预期,显示经济恢复速度放缓,表现最差的是制造业和消费。

                                 
【博览财经研报】沪指失守3400,创业板失守2600,8月的A股看来是放弃了“七死八活”的路径,要演绎“七上八下”了……
7月下旬以来,笔者对短期行情一直“心有疑虑”,关键就在于“经济弱复苏(但有持续性)”之下,货币政策的操作会相当困扰市场。
毕竟,如果经济预期“很差”(如同疫情期间那样),市场反倒能够“笃信”货币政策会“很给力的‘兜底’”(如同一季度);
反之,如果经济预期“很好”,则即使货币政策“不再给力”,投资人仍然可以“寄希望于‘经济基本面’”的炒作,玩一下“估值”;
麻烦的就是现在这种“活不好,死不了”的状态,货币政策显然“没那么爱你了”(央妈虽然也超量续作MLF,但也已经连续保持LPR利率“不下行”),流动性刺激没有多大的指望;但经济基本面也并没有“强到让你夜不能寐”的地步……
乍暖还寒时候,果然“最难将息”!(谁说只有特朗普才是“股神”?清照奶奶可比他早得道……)
而要追根溯源,经济基本面出现这种“混沌”状态,归根到底,还是国内消费需求的潜力,仍然没有发挥出来——
7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各项数据均弱于市场预期,显示经济恢复速度放缓表现最差的是制造业和消费
一、外需强于内需,
二、地产投资加速攀升;
三、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修复节奏放慢;
四、社零消费同比增速仍维持负值区间。
博览财经认为,当前制造业在产能空间、企业利润、外部贸易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之下扩产动力不足,地产投资虽维持强劲但7月下旬以来的调控加码预计对其修复节奏产生扰动,同时消费端仍受居民收入、就业的影响而维持疲弱,下半年的经济修复仍有一定压力。
从上述几个数据来看,复苏还在继续,但强度有所减弱,并没有切换到强复苏,再加上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所以市场一度反映比较消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修复,但市场自发力量偏弱(1-7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降10.2%,前值降11.7%,继续收窄降幅,但仍然是疫情期间跌幅最深恢复最慢的部分),与此同时,就业边际改善但存量压力显著,影响居民消费恢复。
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持平前值,其中25至59岁调查失业率为5.0%,前值5.2%,趋于改善。不过,1-7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1万万人,累计同比下降22.6%,就业压力仍然显著,这与PMI小型企业指数、从业人员指数持续收缩是一致的
1-7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0.2%,降幅虽然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但这个下滑幅度依然明显大于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也是没法比。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房地产可以靠放水,基建可以靠政府发债上项目,但制造业是真刀真枪最反映微观活力的,是各种综合因素的结果,而目前显然不具备条件。内部要面临劳动力成本攀升带来的产业外流以及消费下滑带来的需求冲击,外部又要面对中美摩擦带来的供给冲击,制造业企业确实很难。
不过,制造业里有一个亮点是和A股市场的反映一致的,那就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很快,同比增长7.4%,比上半年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4.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3%,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4.2%,这也是前期资本市场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
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仍为负值,反映出市场自发性力量不足。一个关键指标是,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降至55.95%,这一比例的下降趋势始于2018年下半年(2018年7月为62.6%),并于2019年下半年出现加速(2019年7月为60.3%),其背后既有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连续冲击,也有逆周期调节政策下国有投资的上升。
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7%,但该指标并未涵盖整个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失业率已从4月份的峰值下降,但截至6月底,此类务工人员比2019年同期少了约500万
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7%,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5.8%,均持平前值。1-7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1万人,同比减少196万人,较前值(-173万人)降幅扩大。

当前工业、投资修复放缓料将加大后续就业压力,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风险也为就业前景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仍需稳就业政策发力
就业有边际改善,但存量压力仍然显著就业压力下居民收入预期悲观,将导致消费恢复偏慢。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偏弱,又会拖累经济增长和就业,影响国内大循环的良性发展。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将是渐进的,且会一直存在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相机抉择的可能。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仍处于修复进程之中,但受到政策助力的部分恢复进程较快,而更多依靠自发性修复的部分则相对偏慢。
工业增加值增长停滞和零售总额继续下降表明需求疲软正在阻碍进一步的复苏。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继续上升,但仍处于负值区间,必须消费品普遍转弱,可选消费涨少跌多,汽车消费需求强劲。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1.1%,较6月回升0.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降幅扩大至-2.4。
分品类看,必需消费普遍转弱,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增速均明显下滑,服装鞋帽类降幅扩大可选消费涨少跌多,汽车相关类增速大幅回升并转正,石油及制品类降幅略有扩大,地产相关的家电类、家具类、建材类增速也都普遍回落。1-7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速上升至15.7%,占社消零售的比重再创新高至25%。
从消费结构上来看,必选消费增速4月开始出现持续回落,收入增速下降效果显现;5-7月可选消费表现有所波动,说明消费修复的动能并不太强,后续仍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
内循环之下,消费越来越重要,我们长期来看消费潜力也的确很大,但是从最新的数据来看,疫情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快就能消除。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依然大幅下降了9.9%,主要是餐饮这些线下行业还是没有完全走出疫情,1-7月餐饮下降了29.6%,是最惨的。这周我刚参加了一个零售行业的线下活动,主办方跟我说往年都是一千家左右的企业参会,但今年只有300家,很多门店都关掉了,线下不好做,但很多行业又没法完全走线上。
幸亏线上表现还不错,网上零售额增长了9%,要不整体消费更差。具体来看,吃和用的表现相对较好,分别增长38.2%和18.6%,穿的表现不好,下降了0.9%。
7月份数据表明中国的复苏仍然不均衡,消费无法跟上工业增加值的反弹步伐。鉴于中美紧张关系不断加剧和冠状病毒疫情反扑的可能性都对今年迄今为止意外强劲的外需构成风险,想要实现可持续的复苏,中国将需要看到私人消费强劲反弹。
总结一下:7月经济还在弱复苏的趋势中,因为各项数据边际上都是改善的,但基本是靠房地产和基建,制造业、消费等关键数据依然处于负增长状态,自我修复的力度不及预期,缺乏向强复苏切换的基础。
对市场来说,这意味着两点:第一,短期依然没有动力带领市场再度单边上涨,因为经济既没有好到完全复苏带动业绩牛,又没有完全差到重新倒逼央行放水激发估值牛。第二,基本面并不支持市场风格完全切换到单极化的周期行情,风格依然会延续近期的相对均衡的风格,低估值和高估值板块轮动,而且行业分化会加大。


                                 
                                           焦点透视
                 



“以资为本”的内循环:美股在民众的呻吟中繁荣                 
【研究员】:田文
结论:编者按:隔夜美股低开高走,纳指收涨1.06%,续创收盘新高;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涨超6%,股价突破2000美元,苹果公司市值也一度突破2万亿美元,今年以来,苹果股价已经上涨了57%。在3月23日跌至阶段性低点之后,8月18日标普500指数收盘刷新了2月19日所创的历史高位,彻底抹平了此前的跌幅,爬出了3月疫情砸出的“深坑”,结束了史上最短的熊市。 但也有人担心,股市是否正在形成泡沫。“巴菲特指标”显示,目前美股市值与美国GDP的比率已经升至创记录的177.6%,即高估程度约为77%。此前的纪录是2018年1月创下的49.3%,2000年3月美股科技泡沫破裂时高估程度为49%。 如今市场估值过高,主要在于股市在过去几个月大幅反弹,与此同时GDP大幅下降。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化季率萎缩32.9%,创下1940年以来的最糟季度GDP表现。 而五大科技股的疯狂拉升掩盖了更多美股上市公司的糟糕表现:在疫情扰动下,美国企业经营压力巨大。据标普统计,截至8月9日,美国今年已有424家上市公司及发行过债券的公司申请破产,创下近10年新高。从453家已发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来看,71.7%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为负,23%的公司收益率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现有的业绩不足以支撑其股价。

                                 
【博览财经分析】隔夜美股低开高走,纳指收涨1.06%,续创收盘新高;道指涨0.17%,标普500指数涨0.32%。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涨超6%,股价突破2000美元,苹果公司市值也一度突破2万亿美元,今年以来,苹果股价已经上涨了57%。
在3月23日跌至阶段性低点之后,8月18日标普500指数收盘刷新了2月19日所创的历史高位,彻底抹平了此前的跌幅,爬出了3月疫情砸出的“深坑”,结束了史上最短的熊市
今年3月,受疫情冲击,美股大幅下挫,标普500指数在3月23日跌至阶段性低点,较2月19日累积下跌34%。然而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在科技股的带领下,美股逐渐回升。
……
如果只盯着股市而不看其他,你会以为美国处在历史上最好的繁荣时期之一,整个社会百业俱兴。
而现实是,美国每天有数万人感染和几百上千人死亡,重现真正意义的经济繁荣遥遥无期,大量中产人口和穷人失业,因疫情和经济困顿的夹击而陷入绝望。
股市的繁荣与疫情及经济表现的严峻现实之间形成了难以置信的反差,包括路透社在内的经济分析给出这样的评论:美国股市已经脱离了现实经济
股市上涨当然是好事,但是上述严重反差使股市的繁荣与普遍受益和平衡原则越来越远。美国股市愈发成为资本的内循环,成为有钱人和经济状况较好者谋取利益的保护地
得益于美国一次又一次地QE,资金“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有相当一部分在股市里安营扎寨。
美国总统和整个执政团队对股指上扬所表现出来的兴奋,要远远大于他们对那么多黎民百姓感染和死亡所产生的伤心。

金融分析师认为,经济最重要的领先指标似乎在告诉市场,疫情导致的大范围衰退已经结束,同时经济前景也正在日渐明朗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制造业ISM采购经理人指数创2019年3月来最高,连续两个月扩张,新订单、生产和进出口分项指数均改善。
美国零售业巨头的沃尔玛最新财报也显示,受食品和日用品销售增长,沃尔玛二季度美国同店销售季度增长9.3%,超市场预期的5.4%;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邮寄业务和使用路边提货方式,二季度沃尔玛在线销售季度暴涨97%。
但是也有人担心,股市是否正在形成泡沫
“巴菲特指标”显示,目前美股市值与美国GDP的比率已经升至创记录的177.6%,即高估程度约为77%。此前的纪录是2018年1月创下的49.3%2000年3月美股科技泡沫破裂时高估程度为49%
如今市场估值过高,主要在于股市在过去几个月大幅反弹,与此同时GDP大幅下降。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化季率萎缩32.9%,创下1940年以来的最糟季度GDP表现。
但目前几乎没有什么别的投资类别能作为股市的替代选项。当下,债券收益率处于历史低点,黄金、白银和科技股在经历了大幅上涨后可能存在回调风险。
日前,苹果市值正式突破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2万亿美元市值的美国企业。亚马逊、微软公司分别以1.64万亿美元、1.59万亿美元紧随其后。
截至本周三,苹果股价今年涨近60%,较3月疫情爆发打击下的低谷回涨逾100%,四五个月内市值增加1万亿美元。2018年8月,苹果就曾创创造历史,成为首家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五大科技股的疯狂拉升掩盖了更多美股上市公司的糟糕表现:在疫情扰动下,美国企业经营压力巨大。据标普统计,截至8月9日,美国今年已有424家上市公司及发行过债券的公司申请破产,创下近10年新高。从453家已发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来看,71.7%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为负,23%的公司收益率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现有的业绩不足以支撑其股价。
确实,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存在较高不确定性
虽然,近期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已从7月的峰值显著下降,由每日新增接近8万例下降至5万多例,但疫情的大规模蔓延较我们前期预想的多持续了两个月。考虑到近期新冠检测数量比前几周有所减少,确诊率并没有明显下降,未来美国新冠疫情不定性仍然较大。
疫情爆发后,美国就业持续放缓,失业率明显高于金融危机时期。7月失业时间不足5周的人数增加了36.4万人至320万人,失业率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至10.2%,好于预期,但仍弱于历史水平。非农就业新增加176.3万人,较上月下降303.7万人,虽好与市场预期但下行趋势明显。即便疫情能在今年得到有效控制,就业情况也很难在今年回到疫情前水平
博览财经分析认为美国第三季度GDP数据或将不及预期,虽能有所回升但速率较慢。美联储近期就申明:美国经济下半年复苏力度恐不再强劲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8月19日公布了7月份政策会议的纪要。在7月28-29日的会议上,美联储投票决定将短期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理由是经济没有达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美联储工作人员们预计,2020年下半年的复苏力度恐怕不再那么强劲。关于新冠肺炎流行病疫情的健康危机将严重地冲击到美国经济活动。美联储官员们认为存在若干风险,其中一个就是特朗普政府无效的财政支持
委员们表示,除了对总体增长的担忧外,他们还担心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其他美联储官员曾多次表示,银行和相关机构的状况总体良好,但委员会成员在会议上表示,他们担心如果病毒继续蔓延,并且对未来的“更为不利”的局面会改变,情况是否会改变。


                                 
                                           新闻视点
                 



明天系已成昨天系:作“网”自缚的资本大佬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在明天系“隐蔽+分散”的制度之下,织就了一张或明或暗的庞大的金融网。 明天系曾是持有券商牌照最多的民营资本,旗下一度控制了太平洋证券、恒泰证券、长财证券、新时代证券、远东证券等。 肖一手缔造“明天系”,建立了庞大的金融帝国, "明天系 "资产规模料高达3万亿元。 2017年春节期间,叱咤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明天系实际控制人肖建华”失踪“了,他的资本帝国一夜之间,风雨飘摇。  肖失踪后,多名金融领域的风云人物先后被抓捕。 2017年4月,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落马、2017年6月安邦集团原董事长吴小晖被抓。后来2019年安邦财险变成了大家保险。 这时想起了一个笑话,朋友说,我老婆是安邦的,买保险可以找她,后来公司改了名:我老婆是大家的... ...

                                 
博览财经观察】在明天系“隐蔽+分散”的制度之下, 肖建华织就了一张或明或暗的庞大的金融网。
但2017年春节期间,肖建华”失踪“了。肖失踪后,多名金融领域的风云人物先后被抓捕。
2017年4月,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落马、2017年6月安邦集团原董事长吴小晖被抓。后来2019年安邦财险变成了大家保险
这时想起了一个笑话,朋友说,我老婆是安邦的,买保险可以找她,后来公司改了名:我老婆是大家的... ...
……
随着包商银行的破产,宣告着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谢幕了。
1971年,肖建华出生于山东肥城市安驾庄镇南夏辉村一个普通家庭,南夏辉村地处偏远,村子里90%的人都姓肖。
1986年,肖建华的命运彻底的改变了,那一年,他15岁。
肖建华以泰安市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8岁成为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
别业后,肖与妻子周虹文在内蒙古包头市拉开了商业帝国的序幕。
1996年9月4日,北京海峡恒业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丽文,周虹文的姐姐,注册资本金100万元。
1997年6月2日,北京新天地互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肖建华的堂弟肖卫华。
1997年9月30日,北京北大明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开始涉足资本市场。肖建华等人合计持有80%股份。
1999年9月20日,周虹文出任法定代表人的明天控股有限公司成立。自此,明天控股成为明天系参与股权投资的旗舰。
1996年至2015年,他用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旗下的明天系透过合并及收购投资,先后参股和控股17家商业银行、8家证券公司、9家保险公司、4家信托公司,3家基金公司、2家期货公司。
2012年肖在以作价93.8亿美元收购平安股权,一战震惊金融界。
《胡润百富》杂志于2016年曾估计肖的个人拥有4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在全球富豪榜排名第398名、中国富豪榜排32名。
然而,如此规模的明天系,却显得神秘莫测,这与肖刻意的低调有关。
明天集团采用“隐蔽+分散”的战略方针,即尽可能地把明天系的核心成员、产业、公司、主要社会关系等都隐藏起来,对外严格保密,对内各部门间相对保密。
2003年6月,明天集团总裁办更是发布了《明天控股有限公司保密制度管理办法》
在明天系“隐蔽+分散”的制度之下,织就了一张或明或暗的庞大的金融网
明天系曾是持有券商牌照最多的民营资本,旗下一度控制了太平洋证券、恒泰证券、长财证券、新时代证券、远东证券等。
明天系控股的银行为包商银行、潍坊银行、哈尔滨银行,参股的银行则包括天津商业银行(现为天津银行)、厦门市商业银行(现为厦门银行)、泰安商业银行、包头大众城市信用社、温州市商业银行、宝鸡商业银行、内蒙古银行、大连银行、锦州银行等城商行。
除了证券、银行外,明天系还布局保险市场。涉足天安财险、天安人寿、华夏保险、生命人寿、长城人寿,曾经触及中再人寿、中再财险、新华人寿、国信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
肖一手缔造“明天系”,建立了庞大的金融帝国,"明天系"资产规模料高达3万亿元。


然而,苦与乐,皆为执念,执于一念,便困于一念。
人生无不散的筵席,何况是盛宴呢,必不长久。
2017年春节期间,叱咤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明天系实际控制人肖建华”失踪“了,他的资本帝国一夜之间,风雨飘摇。
肖失踪后,多名金融领域的风云人物先后被抓捕
2017年4月,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落马、2017年6月安邦集团原董事长吴小晖被抓。后来2019年安邦财险变成了大家保险。
这时想起了一个笑话,朋友说,我老婆是安邦的,买保险可以找她,后来公司改了名:我老婆是大家的... ...
2019年5月24日,肖控制的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央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并开始进行清产核资。
这是继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被宣布关闭及接管后,中国20年来第一间被监管机构接管的商业银行。
同年9月末,包商银行资产总额为5231亿元,负债总额4932亿元,已经接近资不抵债了。
包商银行基本上被明天系掏空了,明天系通过注册209家空壳公司,以347笔借款的方式逐渐“掏空”包商银行,对包商银行形成的占款高达1560亿,且全部成了不良贷款。
2020年7月17日,“明天系”旗下的9家金融机构被监管层接管,9家金融机构包括4家保险公司、2家信托公司和3家证券公司,资产规模超过1.3万亿元。

2020年8月6日,被央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的包商银行,宣布被提起破产申请。
随着这家5000亿城商行的破产,肖建华和他的明天系彻底走进了历史。
金融强监管早已是大势所趋,曾在资本市场是呼风唤雨明天系,随着肖和他身后的金融帝国的陨落,明天系已成了昨天系。
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交织着在中国金融史上留下了一个注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4-20 08:01 , Processed in 0.17824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