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柏双
《超劲爆!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主动投案!股市会怎反馈?》:来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涉嫌违法违纪!主动投案!目前唯一一位落马的证监会主席!这段非常精短但爆炸性十足的消息,相信足够在今日(20日)乃至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更多关于刘士余案件的黑幕曝光),对A股市场引起轰动性的影响。字越少,事越大!这是大家都懂的规律。 当然,由于具体有关刘士余涉案的详细细节,还需等监管层的进一步调查,现在可能还很难简单将之定性为是一个重大利空还是一个重磅利好,这可能都会显得草率。 不过,从过往市场上投资者对金融领域腐败案件查处,特别是高级别官员落马的反映来看,多数都是抱着振奋、认可的态度的。认为这种大力度金融反腐才是真真正正有利于股市刮骨疗毒、破而后立的保护投资者之举——要知道,自2013年以来的多轮金融反腐,也是同时伴随了多轮“反腐行情”的。 不过,对本周的短线市场而言,江苏本地股,尤其是银行股因此而受到一定冲击的概率较大。 除了刘士余主动投案对股市的影响还需观察,但在其他重要的影响市场预期消息层面,我们认为《华为冲击波后,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继续打击信心!》 5月17日市场的大幅下跌原因做个梳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美国“切断”华为供应链带来的冲击,此事件意味着贸易谈判的缓冲效应大为削弱,美国又开始抡起了“大棒”,正如2018年对中兴通讯“开刀”一样。 这令投资人对于贸易谈判的前景预期更迷茫。 从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央行在GDP和CPI之间“摇摆”之心跃然纸上,在此前提出的加强政策逆周期条件的基础上,纳入了对价格形势变化的关注,在《报告》中,央行认为,近期核心CPI大体稳定,但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水平受到供求两端影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对未来变化需持续监测。 我认为,这意味着短期之内最好不要预期央行又采取全面降准的政策举措。流动性不再是一个能推动行情大级别上涨的中期利好,股市类似一季度那激情澎湃的上涨行情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博览视点
超劲爆!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主动投案!股市会怎反馈?
【研究员】:大双
编者按:来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涉嫌违法违纪!主动投案!目前唯一一位落马的证监会主席!这段非常精短但爆炸性十足的消息,相信足够在今日(20日)乃至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更多关于刘士余案件的黑幕曝光),对A股市场引起轰动性的影响。字越少,事越大!这是大家都懂的规律。 当然,由于具体有关刘士余涉案的详细细节,还需等监管层的进一步调查,现在可能还很难简单将之定性为是一个重大利空还是一个重磅利好,这可能都会显得草率。 不过,从过往市场上投资者对金融领域腐败案件查处,特别是高级别官员落马的反映来看,多数都是抱着振奋、认可的态度的。认为这种大力度金融反腐才是真真正正有利于股市刮骨疗毒、破而后立的保护投资者之举——要知道,自2013年以来的多轮金融反腐,也是同时伴随了多轮“反腐行情”的。 不过,对本周的短线市场而言,江苏本地股,尤其是银行股因此而受到一定冲击的概率较大。
【博览财经分析】昨晚(5月19日)23点刚过,财联社、新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自媒体公号侠客岛和中国证券报等官方权威媒体几乎同时发布了一个超级劲爆、让市场瞠目结舌的消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理事会主任刘士余同志涉嫌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在配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 来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 前证监会主席! 刘士余! 涉嫌违法违纪! 主动投案! 目前唯一一位落马的证监会主席! 这段非常精短但爆炸性十足的消息,相信足够在今日(20日)乃至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更多关于刘士余案件的黑幕曝光),对A股市场引起轰动性的影响。 字越少,事越大!这是大家都懂的规律。 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早就说过:“这个位置是坐在火山口上烤”。刘士余的继任者、现任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任之初也重申过这句话,刘士余主动投案,再次证明了这个规律。 不过,也有舆论指出一个细节是:在此次中纪委的通报措辞中,有“同志”一词,但无“严重”之说。对比而言,不久前,原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也“主动投案”,中纪委的措辞是“秦光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没有“同志”一词,但有“严重”之说——可见两人性质不一样。 当然,由于具体有关刘士余涉案的详细细节,还需等监管层的进一步调查,现在可能还很难简单将之定性为是一个重大利空还是一个重磅利好,这可能都会显得草率。 不过,从过往市场上投资者对金融领域腐败案件查处,特别是高级别官员落马的反映来看,多数都是抱着振奋、认可的态度的。认为这种大力度金融反腐才是真真正正有利于股市刮骨疗毒、破而后立的保护投资者之举——要知道,自2013年以来的多轮金融反腐,也是同时伴随了多轮“反腐行情”的。 来自一些自媒体的、无法确认真实性的报道解析了部分刘自首的原因。 比如,来自自媒体公号“叩叩财讯”的文章称,早前被称为“债市一姐”的南京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总经理戴娟失联一案或为刘士余被调查的导火线。文章如是说——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上述自媒体公号的报道真实性无法证实,并不代表本内参的任何观点和倾向,各位自行甄别。) 但有一个有详实数据做佐证的事实需要注意:出生于江苏灌云的刘士余一直以来与来自自己家乡的资本势力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自2016年刘士余出任证监会主席以来几年内,江苏区域资本市场活跃景气度更是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仅从资本市场中最为敏感的IPO数量一项来看,江苏省在2016年至2018年三年中,便可谓战绩辉煌。 据统计,2016年,江苏省企业IPO上市数量约41家,占全国IPO融资总量的17%;2017年,江苏省IPO企业数则以65家名列广东与浙江之后,位列第三;而到了公认为IPO最难上市的2018年,江苏省更以22家IPO上市企业一举超过资本大省广东与浙江,成为当年IPO上市数量排名第一的省份。 在2016年至2019年初的刘士余任期内,江苏省金融机构更掀起了集体上市的热潮。 江苏银行、江阴银行、张家港行、苏州银行、紫金农商行、国联证券、大丰农商行、弘业期货等十余家江苏省内金融机构纷纷在此期间成功上市或正向IPO发起冲击——在刘士余任职期间,江苏省银行在31家上市银行中占比高达25.7%!聚集了全国超过1/4的上市银行! 所以,对本周的短线市场而言,江苏本地股,尤其是银行股因此而受到一定冲击的概率较大,而这对大盘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不过,因刘主动投案而再度高涨的金融反腐预期对大盘整体的、大概率正面的带动作用,是否足以对冲这个局部冲击,就需拭目以待了。 除了江苏省上市公司数量“不正常的多”,在刘士余在任期间,其种种严监管行为给股市赋予了较强的“政治属性”,强化了“政策市”的形象,但这也为人所诟病。 来自公号“金融政智局”的文章指出,作为目前唯一一位落马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从三年前上任证监会主席一职后不久,便被市场一直争议不断。他有以下金句: 刘在任,打击游资,干掉“兴风作浪”的土豪,提出“资本市场强国”概念,鼓励“上市公司要为国家战略担当,雄安新区是个重大机遇”,他还说“当今没有不讲政治的金融 也没有不重视金融的政治”。 在刘氏监管下: 对资本大鳄,他说:“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的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对券商分析师,他说:“语不惊人死不休,预测指数能到个位…全球没有券商经济学家这么预测的,黑嘴又多年没打了。” 对上市公司,他说:“有的吃相太难看,会有硬措施对付铁公鸡……什么‘10送30’全世界都没有。” 股民总结,在刘的口中,出现过鼠、狼、铁公鸡、大鳄、妖精、害人精……如今看来,这些说法实在讽刺。 有相当一段时间,A股交易的竞价单频频出现“641”“ 74”“444”这样的神奇数字。 理性的分析认为:股市出现了“监管风险的风险”——如今看来,这个“风险”是被排除了吗? 除了不断被人热议的“金句”外,强监管贯穿在他的整个证监会任期中。 刘士余上任说,“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后来,他还表述过:“证监会的首要任务是监管,第二任务也是监管,第三任务还是监管”;“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 他也是这样做的。2016年刘士余上任第一年,证监会对183起案件做出行政处罚,罚没款42.83亿元,较前一年增长288%。2017年罚没款金额74.79亿元,翻了近一倍。2018年,行政处罚的数字进一步增加,全年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10件,罚没款金额106.41亿元。 种种监管行为给股市赋予了较强的“政治属性”,强化了“政策市”的形象。其结果是,刘在任的头两年里,A股稳稳向上爬,2018年1月底站上3500点高位,那是刘最高光的时刻。但2个月后,悄然而至的“中美贸易摩擦”等大形势,又将表面上稳定的股市,拽下深渊,股权质押为代表的问题,一度震动政商两界高层,资本市场形势异常严峻! 相比较而言,继任者易会满上任时,提出治市的“四个敬畏”理念;5月11日,他把其中一个“敬畏”,从“敬畏风险”,进一步上升为“敬畏投资者”,把每年的5月15日设立为“全国投资者保护日”。 易会满在四个敬畏当中,把风险排在最后,第一是敬畏市场、第二是敬畏法治、第三是敬畏专业——这才被认为是回归股市本身。 高下立判! 公号“”金融政智局“”的文章分析指出,这是“一方面,易吸取了前任的教训,定当采取不同的执政理念;另一方面,是大形势使然,是交给的任务使然。” 如今,刘果然成了“教训”,那么,是否意味着新任主席的纠偏会更加得到投资者,得到行情的认可? 投资者拭目以待。
决策参考
贸易争端和央行币策都在加剧股市进一步下跌风险
【研究员】:大双
编者按:除了前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主动投案给市场带来的震撼需要更多细节披露后,由市场来选择是视为利空还是利好外。周末三个消息比较明确的来说,对A股是不利的。 一个是贸易争端进展。另外一个是央行公布的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这两点都可能加剧市场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博览财经分析】5月17日,沪深市场单边下行,沪综指失守2900点。不妙的是,上周五欧美股市表现都不佳,这对本周一的A股是不利的。 对本周而言,除了前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主动投案给市场带来的震撼需要更多细节披露后,由市场来选择是视为利空还是利好外。周末三个消息比较明确的来说,对A股是不利的。 一个是贸易争端进展。另外一个是央行公布的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这两点都可能加剧市场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关于贸易争端,虽然有周末王毅应约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话,也有美国财长声称将到中国继续商谈。但显然因美国对华为的痛下杀手而激化的争端升级,靠通话、商谈并不会有任何改观。 实际上,王毅在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话中强调:坚决反对通过任何手段打压中国企业的正常经营,“希望美方不要走得太远了。” 结合近日美方将中国5G领域的旗帜性企业华为公司列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出口管制名单的行为,这句话透露出中国政府对于美方极为强烈的不满,在外交措辞上来说火药味已经很浓。 尽管将华为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并不意味着美国真会对华为实施制裁,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口关键元器件(最新消息是,外媒传美商务部称或缩减对华为限制,提供90天临时许可),但这一行为的威胁意味太强,因为5G太过重要。 国际舆论对此评价:美封杀华为严重升级贸易战。路透社对此评论: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使这家中国电信巨头成为中美这两个大国之间经济和技术较量的爆发点。就华为问题而进行的争吵增加了华盛顿和北京之间为结束一场伤痕累累的贸易战而展开谈判的不确定性。 而新闻联播刊播“国际锐评”:华为绝地反击,中国居安思危。也反映了中方认为,因华为事件,让贸易争端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虽然华为强势表达了不惧制裁的表态——5月19日中午,华为在“心声社区”刊发了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18日在深圳公司总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的消息表示:即使高通和其他美国供应商不向华为出售芯片,华为也“没问题”,因为“我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这是美国发布华为贸易禁令以后,他首次接受采访。 但股市层面,会否真的如表态那般有信心,是很难说的。可以看到的迹象就是,上周五(17日)盘前华为也是有强硬表态的,但当天的市场是单边下跌。 而关于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根据机构对一季度货币政策的点评,其中有以下核心内容: 第一,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先肯定了一季度金融条件修复的成果。 第二,对于经济形势,央行延续了政治局会议“总体平稳”和“下行压力”并提的定调。“外部环境总体趋紧”的提法取代了四季度的“不确定性增多”,同时指出“货币政策应对空间充足、工具箱丰富,有能力应对各种内外部不确定性”。 第三,对于通胀,央行判断是“物价形势总体较为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 第四,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表述整体变化不大,“强化逆周期调节”变为“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增加“加强预期引导,稳定市场预期”。 第五,专栏历来都是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次六个专栏涉及三个主要话题,分别有关货币供给量、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结构性去杠杆,其中有5点政策认识非常重要(见我们正文分析)。 第六,整体来看,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延续了4月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定调。与上一季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对于外部因素、物价形势的不确定性有所提示。 简单来说,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虽然稳健基调不点,但再度重申了相对回收货币政策宽松度的意思。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5月17日,中国央行继续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连续第七日暂停逆回购交易,无逆回购到期。 综上,本周还是避险为主,风险更大。
华为冲击波后,央行币策报告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
【研究员】:考股砖家
结论:5月17日市场的大幅下跌原因做个梳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美国“切断”华为供应链带来的冲击,此事件意味着贸易谈判的缓冲效应大为削弱,美国又开始抡起了“大棒”,正如2018年对中兴通讯“开刀”一样。 这令投资人对于贸易谈判的前景预期更迷茫。 从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央行在GDP和CPI之间“摇摆”之心跃然纸上,在此前提出的加强政策逆周期条件的基础上,纳入了对价格形势变化的关注,在《报告》中,央行认为,近期核心CPI大体稳定,但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水平受到供求两端影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对未来变化需持续监测。 我认为,这意味着短期之内最好不要预期央行又采取全面降准的政策举措。流动性不再是一个能推动行情大级别上涨的中期利好,股市类似一季度那激情澎湃的上涨行情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博览财经研报】从周末的消息面来看,有两件事比较重要:一是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是关于险资投资股市30%上限或提升的消息。 在分析这两件事的影响之前,有必要先对5月17日市场的大幅下跌原因做个梳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美国“切断”华为供应链带来的冲击,此事件意味着贸易谈判的缓冲效应大为削弱,美国又开始抡起了“大棒”,正如2018年对中兴通讯“开刀”一样。 这令投资人对于贸易谈判的前景预期更迷茫。 我们知道,不管是上周《新闻联播》节目中康辉的慷慨陈词,还是电影频道的《英雄儿女》和《上甘岭》都是大为振奋人心,但股市不仅要有激情,还要务实地面对客观形势,比如我们需要审慎地评估,在贸易谈判形势依然不明朗,且在关键领域进行实质性限制(比如这次“切断”华为供应链),给中国经济以及最关键的科技领域带来的实质性影响,传遍朋友圈的海思半导体内部公开信也让人激情澎湃,但海思毕竟主攻芯片设计,芯片加工的先进技术在台积电,如果台积电拒绝代工,麒麟980又该怎么办? 所以,我建议大家对于一些重大问题还是持谨慎些的态度,不管是海思半导体对于芯片国产替代能否发挥力挽狂澜的战略支撑作用,还是股市对于贸易谈判形势的预估。 至少,5月17日市场的单边大跌我是没有看到什么“为国护盘”的身影的,市场的主流共识是赶紧抛售股票避险。 接下来分析周末消息面的两件事,先说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适时适度实施逆周期调节,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报告》出现了“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的表述,而无论是上月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还是上一期报告,均没有该表述。 根据经济增长变化调整,货币政策指向的是放松; 根据价格形势变化调整,货币政策指向的是收缩。 央行在GDP和CPI之间“摇摆”之心跃然纸上,在此前提出的加强政策逆周期条件的基础上,纳入了对价格形势变化的关注,在《报告》中,央行认为,近期核心CPI大体稳定,但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水平受到供求两端影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对未来变化需持续监测。 我认为,这意味着短期之内最好不要预期央行又采取全面降准的政策举措。流动性不再是一个能推动行情大级别上涨的中期利好,股市类似一季度那激情澎湃的上涨行情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在5月17日的文章里,我从技术角度勾勒出了股市未来的两种可能的走势类型,其中属于较弱的一种走势是这样的,不知道是否接下来还会按照这个结构演绎。倘如此,就得2800点再见。 周末的第二件事是关于险资投资股市上限或提升的消息。这则消息的逻辑是这样子的—— 银保监会目前正在积极研究修订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拟在当前30%基础上予以进一步提升。 按业内人士测算,若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提升10个百分点,将会给权益市场带来万亿的资金体量,这将对股市形成实质性利好,也将对实体经济形成有力支撑。 依我看,八字还没一撇,淡定!即便短期内,此政策调整推出,也不是人们所“臆想”的要带来多大增量资金的问题。 A股市场现在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信心,经过4-5月份的一些利空打击,信心打没了,这才是症结所在! 而提振信心,还需实质性的大利好政策,但目前还没出现,所以股指依然难有效企稳并展开有持续性的反弹,策略上只能被动减仓避险,或适当配置食品饮料等防御性板块。
热点聚焦
153万新股民4月“进场”,散户仍是A股的主力
【研究员】:林飞
编者按:截至4月末,中国股市投资者数量已经高达1.52亿,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自然人。这意味着,在A股市场上,散户仍是绝对的主力。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慢慢发生改变。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推进及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投资者结构不断变化,逐步对标境外成熟市场,境内外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稳步提升,逐渐发展为股市主导力量。未来,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将推动A股定价机制逐渐成熟。
【博览财经分析】今年4月份,中国股市新增投资者153万,比3月份少了50万左右。截至4月末,中国股市投资者数量已经高达1.52亿,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自然人。这意味着,在A股市场上,散户仍是绝对的主力。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推进及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投资者结构不断变化,逐步对标境外成熟市场,境内外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稳步提升,逐渐发展为股市主导力量。未来,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将推动A股定价机制逐渐成熟。 从数量上看,散户是市场“绝对主力”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结算)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股市新增投资者数量为153.11万。
而在今年3月份,这个数据为202.48万。这意味着,4月份新增投资者数量比3月份减少了近50万。
经历了2月份大涨,3月份A股市场的情绪达到了今年以来的峰值。对新一轮“牛市”的憧憬在股民之中蔓延。大家也愿意相信“3200点到3500点之间没有阻力”。 于是,新股民纷纷入市,而休眠许久的老股民也开始复苏。 但是,事与愿违,进入4月份之后,A股上涨的节奏突然慢了下来。从“牛市”变成“慢牛”了。4月进场的新股民,没感受到A股的“牛”,反而体验到了A股的“慢”。 随着市场节奏的变化,牛市的激情逐渐散去,投资者更为理性。4月新增投资者数量比3月减少50万也就顺理成章。 截至4月末,A股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过了1.52亿,而其中1.51亿都是自然人,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股民和散户的群体。 据市场机构估算,截至到2019年一季度,A股市场一般法人持股市值24.2万亿元,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 14.4万亿元,境内专业机构持股市值 5.2 万亿元,外资持股市值 1.6 万亿元。 由此看来,无论是从市场参与人数亦或者持股规模来看,A股市场仍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数据还显示,散户贡献了A股日交易量的80%。 在这个市场中,由于羊群效应、从众心理等因素的存在,股民的情绪很容易因市场波动而产生变化。 长期以来A股市场交易以散户为主,投资时间相对较短。 在市场暴涨暴跌过程中,投资者易于触发投资“焦虑线”,焦虑的投资者又拿不住,这貌似是一个“高波动→焦虑→持有时间短→高波动”的恶性循环。所以,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在A股投资的体验并不好。 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金融全球化推进及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投资者结构不断变化,逐步对标境外成熟市场,境内外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稳步提升,逐渐发展为中国股市的主导力量。 数据显示,公募机构、外资、保险,其他专业机构持有A股总市值1.95万亿、1.68万亿、2.11万亿和1.71万亿,流通市值占比分别为4.30%、3.60%、3.50%、4.80%,外资逐渐超越险资成为A股市场上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流通市值占比直逼公募基金,投资者结构变化或将使得A股定价机制逐渐成熟。
鉴于海外资金的中长期流入趋势,未来将会对A股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国际资本涌入,与海外市场的联动性更强;二是,由于外资的长考核期,外资成交占比中枢上移的过程中市场估值波动率降低,引导理性投资理念;三是对中国核心资产和优势企业相对估值的重估。因此,外资的投资逻辑和偏好或许能够成为广大散户的借鉴。 对外资而言,在偏好上主要集中在:中国核心资产和优势企业;兼顾成长性和稳定性,核心指标关注ROE及其历史稳定性;更看重现金流偿债率;外资更愿意持有中低估值标的,但估值非核心因素,业绩与估值匹配度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