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短线看调整,但中线行情是否终结继续观察”的态度》我在昨天(23日)的文章“短中线谨慎预期升温下,涨价+避险的猪肉股仍可上车”中给出的板块建议,在23日精准地验证了——养殖股连续第二天领涨。正是上级监管部门热情、直白、强烈的看多猪肉价格要创历史新高的预期分析,让A股市场养猪板块随之连续高潮了!这一催化剂的存在也表明,养殖股未来仍会是短中线的重要热点,应予高度关注。 但从市场总体来看,23日盘面表现不佳,继续呈现调整之势。不过,本内参的主流观点依然坚持短线看调整压力,但中线行情是否终结暂不必否认,持继续观察的态度。如我昨天的文章所言:围绕4.19政治局会议是否已经明确“货币政策宽松度见顶”这一关键问题,市场上的声音纷争仍很强烈,不认可见顶的分析甚至有开始扩散之势。比如,作为四大财经官媒之一的证券日报23日的头版评论就是:货币政策工具不会刀枪入库。 博览研究员这里想说的是,证据日报对货币政策的观点,当然仍可说是一家之言(比如有反驳的观点也说通胀升温就会制约货币宽松度),其也不能代表最权威的官方发言。但主流媒体的这种分析说明目前货币政策是否见顶这一关键问题上,市场并没有共识,仍需观察,不必过快否认行情终结。 当然,我们的特约研究员考股砖家依然给出了更加谨慎的看法,他在今天《两张图看懂股市当前格局:谨防短调变中期调整》中比较明确地认为4.19行情就是上半年行情拐点,担忧短线调整大概率会升级为中线调整。 不过,也有与我们的主流观点比较一致之处在于,其一,都强调:不管对未来短中线行情预期的悲喜程度有何不同,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做好保护既有盈利的策略应对。其二,《短调压力加大,热点板块越来越重视基本面情况!》 实际上,我认为目前中期行情主要的潜在风险集中在市场本身:一个是担忧机构资金获利不菲之后借着市场上讨论政策收紧之声和一些其他利空的出现,借势落袋为安。二是4月末业绩雷有再度爆发之势,这都可能反而成就“货币政策见顶,机构闻风先撤”的说辞。 比如,数据显示,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27.99%,混合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19.19%。公募基金产品利润达6168.84亿元,完全覆盖了2018年全年的亏损。如此利润数据,实在是也会让很多散户资金担心,机构已经吃饱了,是不是接下来又要玩让散户接班的套路了? 另据统计,自4月15日以来,已有31家上市公司发布年报业绩更正公告,其中,向上修正的只有2家,其余都为向下更正。而业绩下修的股票,相当一部分都开始大跌。综上,现在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市场本身多空因素,而不必太过于纠结宏观层面的货币政策是否见顶的问题。
焦点透视
连跌两天之后,牛市信仰还在吗?
【研究员】:
编者按:当前A股市场上的各种“蛛丝马迹”表明,今年春季以来的估值修复行情或进入尾声,新一波“爆雷潮”迫使市场开始重视基本面。由于市场逻辑开始切换,主力资金的辗转腾挪势必带来更加剧烈的波动。在连跌两天之后,有一些投资者对A股牛市行情的延续产生了怀疑。这种观点似乎是过于小看了趋势的力量。历史经验表明,牛市并非一蹴而就的不回头上涨,而是在波折之中不断前行。
【博览财经分析】当前A股市场上的各种“蛛丝马迹”表明,今年春季以来的估值修复行情或进入尾声,新一波“爆雷潮”迫使市场开始重视基本面。市场情绪已经开始趋于谨慎,切换到“以回归公司基本面为特征的牛市第二阶段行情”。由于市场逻辑开始切换,主力资金的辗转腾挪势必带来更加剧烈的波动。 就沪指走势而言,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已经跌破5日、10日两条重要短期均线,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回到3200点之上,则沪指继续下行回踩30日均线将成大概率事件。 我注意到,在连跌两天之后,有一些投资者对A股牛市行情的延续产生了怀疑。这种观点似乎是过于小看了趋势的力量。历史经验表明,牛市并非一蹴而就的不回头上涨,而是在波折之中不断前行。从中长期来看,支撑2019年“牛市行情”的动力还在,而牛市初期的调整则是珍贵的“二次上车”机会。 牛市的信仰还在吗? 本周二(4月23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收跌,盘面上依然是宽幅震荡。当天,午后金融、地产板块携手发力,一度带领沪指冲高翻红,但尾盘再度跳水。截止收盘,沪指报3198.59点,跌幅0.51%;深成指收报10124.66点,跌幅0.97%;创业板指报1683.80点,跌幅0.81%。当天两市合计成交7330.1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明显缩量。 盘面上,当天午后部分权重板块有护盘动作,但是最终沪深两市70多只个股跌停,近百只个股跌幅超过8%。业绩变脸个股以及预期兑现的“一带一路”概念股调整幅度较大。同时,近期得到被爆炒的品种纷纷出现大幅杀跌。凡此种种,对市场人气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资金面上,陆股通北向资金连续多日流出。4月至今净流出已近百亿,这代表着那些急于兑现账面盈利的投资者开始行动了。另外,产业资本大幅减持根本“停不下来”,也给市场带来了些许压力。 周星驰说:“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实在太刺激了”。 近期,A股任性演绎高开低走、低开高走之后再低走,投资者也实打实地感受着煎熬。 就拿本周两个交易日来说吧,沪指全部下跌,累计跌幅2.21%——周二还差点破位(跌破20日均线)。 一根阳线可以改变信仰,两根阴线似乎也有这种效果。现在,有人担心,牛市是不是结束了? 这种观点,可能是忽视了趋势的力量。 今年以来,A股市场这波春季行情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盈利预期修复之后、货币宽松带来的估值提升。 历史上类似时期有很多,2000年以来,大概有6轮信用扩张周期——
复盘每一轮行情,我们可以发现,一旦趋势形成,虽然中途会有波折,但上涨趋势都会持续一年以上。 事实上,没有哪一轮牛市不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牛市中的回调正常不过。从历史来看,过去三轮牛市,在持续演绎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数次约10%左右的回调,而且每一次回调都为后续更好的上涨准备力量。
从中长期来看,确实也无需悲观。 因为,A股市场中长期向好的逻辑并未改变,阶段性的震荡盘整有利于行情更加稳固的发展,这次回调大概率是未来牛市上涨途中的一次洗盘。 首先,政策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调没变。科创板日益临近、股指期货松绑、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政策环境仍对股市有利。 其次,国内货币政策进入了观察期,可能暂时不会再进一步宽松,但也同样不可能再次收紧。毕竟经济复苏前景还不明朗,实体经济还在嗷嗷待哺。 最后,外资流入大趋势不变。美国可能提前结束加息,资金将回流新兴市场;中国经济的稳健性明显好于其他新兴市场;A股纳入MSCI的比例从5%提升到20%,对应增量资金近5000亿元。
博览视点
维持“短线看调整,但中线行情是否终结继续观察”的态度
【研究员】:大双
我在昨天(23日)的文章《短中线谨慎预期升温下,涨价+避险的猪肉股仍可上车》中给出的板块建议,在23日精准地验证了,但从市场总体来看,23日盘面表现不佳,继续呈现调整之势。不过,本内参的主流观点依然坚持短线看调整压力,但中线行情是否终结暂不必否认,持继续观察的态度。如我昨天的文章所言:围绕4.19政治局会议是否已经明确“货币政策宽松度见顶”这一关键问题,市场上的声音纷争仍很强烈,不认可见顶的分析甚至有开始扩散之势。比如,作为四大财经官媒之一的证券日报23日的头版评论就是:货币政策工具不会刀枪入库。 博览研究员想说的是,这虽仍可说是一家之言(比如有反驳的观点也说通胀升温就会制约货币宽松度),其也不能代表最权威的官方发言。但主流媒体的这种分析说明目前货币政策是否见顶这一关键问题上,市场并没有共识,仍需观察,不必过快否认行情终结。 实际上,我认为目前中期行情主要的风险集中在市场本身,担忧机构资金获利不菲之后借着市场上讨论政策收紧之声和一些其他利空的出现,借势落袋为安。反而成就“货币政策见顶,机构闻风先撤”的说辞。 比如,数据显示,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27.99%,混合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19.19%。公募基金产品利润达6168.84亿元,完全覆盖了2018年全年的亏损,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如此利润数据,实在是也会让很多散户资金担心,机构已经吃饱了,是不是接下来又要玩让散户接班的套路了?
【博览财经分析】我在昨天(23日)的文章《短中线谨慎预期升温下,涨价+避险的猪肉股仍可上车》中给出的板块建议,在23日精准地验证了——养殖股连续第二天领涨。 当然,当天还有一个重要的催化剂是,继此前的4月17日开发布会预测二季度猪价还要继续涨之后,4月23日,农业农村部在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上的表态措辞更加激发了市场的情绪。其预判:全年猪肉产量会下降,后期生猪供应会趋紧,四季度活猪价格将会突破2016年的历史高点。 可以说,正是上级监管部门热情、直白、强烈的看多猪肉价格的预期分析,让A股市场养猪板块随之连续高潮了!这一催化剂的存在也表明,养殖股未来仍会是短中线的重要热点,应予高度关注。 但从市场总体来看,23日盘面表现不佳,继续呈现调整之势。呈现热点纷纷退潮,前期高位股跳水的情况。尤其是23日尾盘券商突然拉升让沪指一度变红,但最终还是失败垮掉的表现,让部分投资者对政策见顶,行情见顶的疑虑似乎更加深重了。 分析指出,在度过牛市发动之初的流动性自主偏好选择后(今年2月份券商大涨那段就属于市场选择),作为一线权重股,券商本已不受资金青睐,但券商股目前再度发动就会被认为是具有郭嘉队或者说至少是有机构资金引导的意图在内,但最终券商的护盘失败,又会让场内资金对空头占上风且比较坚决的看法更加流行。 不过,本内参的主流观点依然坚持短线看调整压力,但中线行情是否终结暂不必否认,持继续观察的态度。 如我昨天的文章所言:围绕4.19政治局会议是否已经明确“货币政策宽松度见顶”这一关键问题,市场上的声音纷争仍很强烈,不认可见顶的分析甚至有开始扩散之势。 比如,作为四大财经官媒之一的证券日报23日的头版评论就是:货币政策工具不会刀枪入库。 文章开篇就直接以市场目前主流的“经济-政策”的推导逻辑给出了判断: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与去年四季度持平于6.4%,说明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已经开始企稳。那么,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改变方向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对松紧适度的追求。 文章观点明确认为:虽然现在经济已经开始企稳,但货币政策仍不能马放南山。并给出“在4月份,决策层至少在四个场合谈到了货币政策”的佐证。 可以看到,在19日会议之前和之后,决策层对货币政策的表述其实都曾有细微的变化:在19日之前也有“稳健”的表态,在19日之后也有拿掉“稳健”的时候,所以不要太过于敏感了。因此文章得出的结论是:首先,货币政策稳健的取向不会改变,只是更加强调松紧适度,并且会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进行预调微调,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其次,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货币超发等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精准滴灌、细水长流,确保流动性能够切实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微细血管。 第三,经济开始企稳,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刀枪入库了。相反,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时机,抓紧整理货币政策工具箱,包括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等,使用定向MLF 及时向市场补充流动性,通过置换性降准来减轻MLF对部分金融机构的压力,进一步打通和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四,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加强与积极的财政政策之间的配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政策效果。此外,还需进一步探讨、实践、扩充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持路径。直接融资的稳健发展也有利于减轻货币政策的压力。 博览研究员这里想说的是,证据日报对货币政策的观点,当然仍可说是一家之言(比如有反驳的观点也说通胀升温就会制约货币宽松度),其也不能代表最权威的官方发言。但主流媒体的这种分析说明目前货币政策是否见顶这一关键问题上,市场并没有共识,仍需观察,不必过快否认行情终结。 而我也一再强调,货币政策的松紧度并非决定目前中期行情是否将终结的关键。 其一,货币政策的宽松度叫宏观流动性环境,与股市内部的流动性宽松度,两者并非同一个概念,是存在一定偏差的(有交集也有不同)——宏观流动性宽松的外溢效应会有利于股市内部的流动性宽松度,但股市本身的存量流动性以及散户和机构资金的激活,也对股市流动性格局有重大影响。无论是在传导的时滞还是趋势影响上有时并不一致。 其二,经过2月份的流动性预期推动的行情后,足够的赚钱效应已吸引了足够多的散户资金和新增的私募资金入场。多次的万亿成交额后,当前行情的主要特征已不再是流动性匮乏的问题。而是面临股市整体的估值明显上升,相当一部分行业估值水平已超过历史中位数,依靠风险偏好提升和流动性改善支撑的估值修复行情已告一段落,而转向寻求业绩基本面支撑的风格了。 实际上,我认为目前中期行情主要的风险集中在市场本身:一个是担忧机构资金获利不菲之后借着市场上讨论政策收紧之声和一些其他利空的出现,借势落袋为安。二是4月末业绩雷有再度爆发之势,这都可能反而成就“货币政策见顶,机构闻风先撤”的说辞。 可以作为对这种潜在担忧的数据印证是: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公募基金产品利润达6168.84亿元,完全覆盖了2018年全年的亏损,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27.99%,混合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19.19%。受益于股市回暖,权益产品的利润相当可观。 权益投资比重较大的公司一改去年颓势,纷纷跻身利润榜前列,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名列前三,强者恒强的态势再度显现。值得注意的是,产品方面,有3只ETF的利润超过天弘余额宝,南方500ETF单季利润额达117亿元。 天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募基金产品利润额达6168.84亿元,其中2962只混合型基金利润额高达2911亿元,差不多1只产品盈利1亿元;股票型基金排名其后,利润额达2172亿元,混合型和股票型产品的利润合计超过5000亿元,不但覆盖了2018年一整年的亏损,也大致相当于2017年的全年利润。 而QDII基金和FOF在一季度分别实现了75.76亿元和7.7亿元的利润,相比上一季度,成功扭亏为盈;保本类基金利润为5.53亿元,较上一季度小幅增长;商品类基金亏损2.3亿元,是所有基金类型中唯一亏损的品类。 从基金公司总体情况来看,一季度所有基金公司均实现正收益。权益投资比重较大的公司时来运转,纷纷跻身利润榜前列,其中盈利百亿元以上的公司多达23家。易方达基金以505亿元的利润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分别盈利435亿元和323亿元;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和华安基金的盈利均在200亿元以上。 作为仅次于郭嘉队的、真正能够主导A股行情的关键力量(考虑到现在郭嘉队基本不出手了)。如此利润数据,实在是也会让很多散户资金担心,机构已经吃饱了,是不是接下来又要玩让散户接班的套路了?考虑到4.19会议后本周的两个交易日行情表现都整体低迷,市场对“88魔咒”的议论声也在升温,个人以为,确实是要非常警惕这种市场预期的广泛扩散的可能性的! 另外,近期,随着年报业绩披露进入高峰期,不少上市公司又开始上演业绩变脸。据统计,自4月15日以来,已有31家上市公司发布年报业绩更正公告,其中,向上修正的只有2家,其余都为向下更正。 而上述公司发布业绩修正报告后,多数都是大跌。 综上,现在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市场本身多空因素,而不必太过于纠结宏观层面的货币政策是否见顶的问题。
决策参考
短调压力加大,热点板块越来越重视基本面情况!
【研究员】:木子
结论:近两日,在政策基调渐变的背景下,市场上涨节奏可能趋缓。值得留意的是,尽管指数持续维持箱体震荡模式,但部分题材在基本面好转或者政策导向力度较强的支撑下,走势持续较好,比如猪肉、汽车政策、燃料电池,上海自贸等等,说明市场结构性机会不乏。同时,券商股的强势异动拉升也一定程度说明市场多头士气仍存。 博览财经分析认为,大盘短期回调的风险点在于货币政策的微调预期下市场获利了结的压力,但博览财经对于此“微调预期”并不悲观,因为逆周期政策并不会轻易退出,宽货币也没有结束。尤其是日前国常会提出“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这一新表述,说明政策重心力求精准施策,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宽松预期,只不过是更加的“精准滴灌”,确保其成效。
【博览财经分析】周二(23日),三大指数全天呈震荡态势,沪指收跌0.51%,创业板指收跌0.81%,两市仅养鸡、猪肉、自贸港、证券、白酒等板块收涨,而高位人气股大面积跌停,近两日题材热度明显降温。 短期来看,在政策基调渐变的背景下,市场上涨节奏可能趋缓,甚至阶段性有调整压力,结构上需要更重视基本面。 指数震荡,但结构性题材强势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4月以来指数波动不大,但是部分题材在基本面好转或者政策导向力度较强的支撑下,走势较好,比如: (1)猪肉概念——4月以来,涨幅超过22% 事实上,非洲猪瘟自去年8月份发展至今,先后对多省生猪产能造成重创。最新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幅度加大,3月同比下降达到21%,环比继续下跌,创下十年新低。以养猪大省河南省为例,洛阳市10家大型规模生猪养殖企业能繁母猪数量减幅达到91%。 近两月,疫情又呈现蔓延之势,西藏爆发1起非瘟疫情,新疆连续爆发3起非瘟疫情,海南省万宁市和儋州市发生非瘟疫情,显示疫情仍在扩散中。 由于温度与疫情传播速度正相关,二、三季度疫情扩散风险或有所加大,因此二季度生猪存栏情况难言乐观,大概率会继续下滑,叠加低基数效应,或催化猪价进入快速上涨阶段。 总之,养殖板块作为具备“硬”逻辑支撑的行业热点,相关概念迎中长期估值修复空间。 (2)燃料电池——4月以来,涨幅超过20% 自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决策层对氢燃料电池的扶持政策便密集落地。先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明确地补转向支持加氢站建设,随后燃料电池汽车首次入选2019年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而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再次提及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明确了加氢站建设、审批的主管部门,为打通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奠定基础。 博览财经此前分析认为,当下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就如同2012年的电动汽车,正处于产业化导入期,孕育着巨大的投资价值。 (3)汽车整车——4月以来,涨幅超过22% 博览财经在《促汽车消费政策持续加码,行业复苏初现倪端!》中提到,2019年以来,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推力持续加码,各类利好政策频繁出台。 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其中提出了6个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随后2月《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修订草案)》获得通过,在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汽车产业也多次被提及,4月发改委下发《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设置了9条鼓励措施。 总之,由于汽车消费对稳经济重要性高,在28年来首次下滑的背景下,汽车消费已成为2019年落实促消费政策的抓手,随着政策的落实与推进,或将直接刺激其消费增长。而估值上,汽车相关板块处于近10年低点,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迎估值修复空间。 (4)上海自贸——4月以来,涨幅超过16% 去年末,自商务部确认上海自贸区将设立新片区以来,虹桥、临港和浦东新区等地被寄予厚望。同时,今年两会期间,决策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但数月过去,上海自贸区扩容始终未能尘埃落定,由于夹杂多种概念,在消息面催化下,主题炒作反复活跃。 短期来看,一带一路峰会在即,随着相关建设的持续推进,上海自贸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带和一带一路衔接点,区位优势显著,后续仍有看点。 另外,在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的背景下,相关周期行业走势也较好,比如煤炭、石油、化工等等… 短期来看,多头士气还没有打消,暂不必过于悲观 梳理完近期较为持续的热点,具体到今天的盘面看,午后券商的拉涨也是一次多头信号,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另一方面板块政策红利确实较多。最近的消息则是股指期货再度松绑的大利好,重在再次确认监管进入宽松周期,叠加一季度业绩大幅好转,随着监管环境与市场回暖的共振发酵,板块有望延续估值抬升趋势。 博览财经分析认为,大盘短期回调的风险点在于货币政策的微调预期下市场获利了结的压力,但博览财经对于此“微调预期”并不悲观,因为逆周期政策并不会轻易退出,宽货币也没有结束。 尤其是日前国常会再提定向降准,提出“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这一新表述,说明政策重心力求精准施策,着力点仍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因此若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也将是更加的“精准滴灌”,聚焦实体经济。目前,政策导向和扶助民企、小微企业力度强烈,预计后续政策层面的宽信用将更聚焦结构性。 日前,瑞银财富发布报告称,预计央行仍将在今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至两次,因经济增长及贸易稳定依然是一项大挑战。 总之,流动性合理充裕、中美贸易博弈缓和以及不断叠加的政策红利,是支撑行情的三大核心要素,中长期看这些要素仍将为行情形成正面的预期牵引。
多维观察
两张图看懂股市当前格局:谨防短调变中期调整
【研究员】:考股砖家
结论:这两天行情基本能够反映出主流资金的立场: 对于周期股,经过4月份的补涨,高度和支撑逻辑已经能够匹配,也就是说仅仅是3月份经济数据比较好,能推升周期股反弹一定的高度,已属不易。接下来要考虑风险因素的扰动而引发调整,比如4月份的经济数据预期。既然往上做,没有增量利好来支撑,那么高位减仓周期股,对于机构来说,是很顺理成章的选择。 对于题材股,游资们也不玩了。近期主流题材有5G、氢能源、工业大麻,这三个是绝对的主线,穿插炒作的有上海自贸、一带一路、军工等。既然前三者是主线,那么其他题材就是分支,主线人气最旺,板块高度最高,资金流动性最好;支线在主线暂时先行停歇时会有表现,多以日内套利为主。 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事,既不是梳理长线逻辑以坚定牛市信念;也不是寻找这两天行情调整的“背锅侠”,而是做好根据行情自身发出的信号,做好策略应对。
【博览财经研报】开篇需要先说明的是,本文为本内参特约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其与我们的主流观点(短线看调整,但中线行情是否终结暂不必否认,持继续观察态度)有明显不同。特约研究员显然更加悲观一些。比较明确地认为4.19行情就是上半年行情拐点,担忧短线调整大概率会升级为中线调整。不过,也有与我们的主流观点比较一致之处在于,都强调:不管对未来短中线行情预期的悲喜程度有何不同,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做好保护既有盈利的策略应对。 4月22日砸了权重股,4月23日埋了题材股,4月24日就很关键了,如果稳不住那人心可就真要散了。 虽然短短两天时间上证指数下跌幅度不足100点,但我们明显能够感受到市场情绪在降温,4.19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是今年上半年行情的分水岭。关于宏观政策方面的“大是大非”问题这两天已经讨论的很充分,本文无意再去探讨诸如政策顶之类的问题,我们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主流预期。 这两天行情基本能够反映出主流资金的立场: 对于周期股,经过4月份的补涨,高度和支撑逻辑已经能够匹配,也就是说仅仅是3月份经济数据比较好,能推升周期股反弹一定的高度,已属不易。接下来要考虑风险因素的扰动而引发调整,比如4月份的经济数据预期。既然往上做,没有增量利好来支撑,那么高位减仓周期股,对于机构来说,是很顺理成章的选择。 对于题材股,游资们也不玩了。近期主流题材有5G、氢能源、工业大麻,这三个是绝对的主线,穿插炒作的有上海自贸、一带一路、军工等。既然前三者是主线,那么其他题材就是分支,主线人气最旺,板块高度最高,资金流动性最好;支线在主线暂时先行停歇时会有表现,多以日内套利为主。 分清主次之后,我们能清楚认识到主线的表现会严重影响市场的氛围和炒作情绪。4月23日最大的问题是主线题材纷纷沦陷。而且现在游资们都喜欢玩“绝杀”,就是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给一闷棍,所以高位题材股尖顶很多。 比如5G近期的领涨龙头,春兴精工一举打出了6连板的高度,但4月23日高开后马上被砸,基本上就是猝死,直接大阴线反包。 还有最坑的是深冷股份,这个杀手真的很冷,地天和天地板都玩的很溜。 这两天的行情,机构和游资都在撤退,所以短期之内,多头需要组织一场反攻,才能遏制这种势头,否则就是短线调整升级为中线调整了。应该说这是从纯资金博弈的角度得出的一种判断,从消息面上,还没有实质性的利好来推动行情企稳反弹。 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事,既不是梳理长线逻辑以坚定牛市信念;也不是寻找这两天行情调整的“背锅侠”,而是做好根据行情自身发出的信号,做好策略应对。 如果你是战略级别投资者(中长线投资),就关注本轮行情的战略级别(120分钟)的生命线,如图所示,2018年的行情多次被120分钟级别的生命线压制,一朝突破,行情反转。如果某一天,这个战略级别的生命线被跌破,你就应该清仓走人。 如果你是战术级别投资者(短线投资),就关注本轮行情的战术级别(30分钟)的生命线,2440以来的行情就是依托30分钟的生命线展开的,3月底以来的2次调整都是恰好被这个战术生命线所支撑,4月23日是第3次回踩到此生命线。 事不过三,很短的时间之内连续回踩生命线借力,会逐渐消耗其支撑,所以第3次回踩反弹的力度相比4月16日会减弱,4月16日那次是一回踩就拉了一根大阳线,但4月24日再拉一根大阳线的可能性不大。 但理论上来说,多头在这样的关键位置,应该要有所表现。如果盘面很弱,30分钟这个战术级别的生命线被跌穿,那么短线投资者就应该果断撤离。 这就是我对目前短期格局和中长线格局的技术面判断标准,供大家参考!(研究员 考股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