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首席证券内参2017.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 08: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年最值得“玩味”的政策信号:鼓励海外上市!“大扩容”并不死盯着A股“薅羊毛”》:一方面,众多市场预期港股、美股在内的海外市场延续乐观走势(甚至是“牛市”预期),一方面,新华社和证监会,都流露出“推进更多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政策信号,博览研究员认为,这一政策动向值得重视:“充分利用海外股市的牛市氛围,为国内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就是践行决策层反复强调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中国经济的改革转型服务”,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的一个最佳“结合点”!
对A股的投资人而言,这或许是2018年开年最值得“玩味”的政策信号——如果“大扩容”并不仅仅死盯着A股一家来“薅羊毛”,而是“广开财路”,或许,暗淡的行情趋势,能够有些许的改善(行情下跌大方向虽然仍难逆转,但至少能够缓解下行的速度与斜率)!
果真如此,A股“腹背受敌”(一方面“大扩容”加速资金的抽离,一方面“强监管、去杠杆”持续斩断“多路”资金流入股市的“可能性”)的险恶环境,能够稍有缓解——2018年初,对股市行情压力最大的“风险源”,可能首先来自“强监管、去杠杆”带来的“资金稀缺压力”(修订后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而更受瞩目的“资管新规”很快也要颁布实施),而大扩容在发审委“勇于投反对票”的情况下,短期内“过会率相对较低”,同时,监管层“疏导”部分项目到“海外(首先可能仍然是香港股市)”上市融资,都有可能缓解巨大的“直接融资”压力,股市被“抽水”的痛苦可能相对减少一点,行情下跌大方向虽然仍难逆转,但至少能够缓解下行的速度与斜率,为部分热点的活跃提供一个“契机”。
《“调教”了一年多,A股“理性多了”,机构也不再YY“货币政策XX周期”了》:2017年12月29日,央行公告称,为满足春节前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临时流动性需求,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春节前后的各项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央行称,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春节期间存在临时流动性缺口时,可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期限为30天。
面对央妈的“新菜品”,究竟该如何解读?从去年开始,博览研究员就一直是在替央妈做“澄清“的动作:彼时,只要央行定向降准、提升货币字母工具利率水平、美联储加息等,市场就有人“开卦”:货币政策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什么“升息周期”“降准周期”云云)。而博览研究员彼时都一直坚定的强调“稳健中性就是‘收紧’,但央妈不会再轻易动用‘利率、准备金率’这些‘车轮板斧’,反倒是沪提升字母工具的‘创新调控效能’”!从此前将近2年的成效看,博览研究员的判断,还算靠谱!
而博览研究员发现,对于这次央行升级版的“特辣粉”(市场称之为“春节临时降准”),市场已经开始理性多了,没有人再误读认为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新的一年中就会有新的变化。
说明了一条,市场开始真正意思到,什么叫“真正中性和收紧”。对于金融市场的收紧,对于流动性的规范是相当严格的。对于金融市场来说,2018年央行只会有时点上的对冲,而不会给予什么幻想。而现在机构和分析师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教之后算是有了清醒的认识。



                           catbg01.gif                  热点聚焦
catbg02.gif                  



新年最值得“玩味”的政策信号:鼓励海外上市!“大扩容”并不死盯着A股“薅羊毛”                 
【研究员】:杨波 田文
一方面,众多市场预期港股、美股在内的海外市场延续乐观走势(甚至是“牛市”预期),一方面,新华社和证监会,都流露出“推进更多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政策信号,博览研究员认为,这一政策动向值得重视:“充分利用海外股市的牛市氛围,为国内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就是践行决策层反复强调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中国经济的改革转型服务”,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对A股的投资人而言,这或许是2018年开年最值得“玩味”的政策信号——如果“大扩容”并不仅仅死盯着A股一家来“薅羊毛”,而是“广开财路”,或许,暗淡的行情趋势,能够有些许的改善(行情下跌大方向虽然仍难逆转,但至少能够缓解下行的速度与斜率)! 果真如此,A股“腹背受敌”(一方面“大扩容”加速资金的抽离,一方面“强监管、去杠杆”持续斩断“多路”资金流入股市的“可能性”)的险恶环境,能够稍有缓解——2018年初,对股市行情压力最大的“风险源”,可能首先来自“强监管、去杠杆”带来的“资金稀缺压力”(修订后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而更受瞩目的“资管新规”很快也要颁布实施),而大扩容在发审委“勇于投反对票”的情况下,短期内“过会率相对较低”,同时,监管层“疏导”部分项目到“海外(首先可能仍然是香港股市)”上市融资,都有可能缓解巨大的“直接融资”压力,股市被“抽水”的痛苦可能相对减少一点,行情下跌大方向虽然仍难逆转,但至少能够缓解下行的速度与斜率,为部分热点的活跃提供一个“契机”。

                                 
【博览财经研报】一方面,众多市场预期港股、美股在内的海外市场延续乐观走势(甚至是“牛市”预期),一方面,新华社和证监会,都流露出“推进更多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政策信号,博览研究员认为,这一政策动向值得重视:“充分利用海外股市的牛市氛围,为国内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就是践行决策层反复强调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中国经济的改革转型服务”,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的一个最佳“结合点”
对A股的投资人而言,这或许是2018年开年最值得“玩味”的政策信号——如果“大扩容”并不仅仅死盯着A股一家来“薅羊毛”,而是“广开财路”,或许,暗淡的行情趋势,能够有些许的改善(行情下跌大方向虽然仍难逆转,但至少能够缓解下行的速度与斜率)!
果真如此,A股“腹背受敌”(一方面“大扩容”加速资金的抽离,一方面“强监管、去杠杆”持续斩断“多路”资金流入股市的“可能性”)的险恶环境,能够稍有缓解——2018年初,对股市行情压力最大的“风险源”,可能首先来自“强监管、去杠杆”带来的“资金稀缺压力”(修订后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而更受瞩目的“资管新规”很快也要颁布实施),而大扩容在发审委“勇于投反对票”的情况下,短期内“过会率相对较低”,同时,监管层“疏导”部分项目到“海外(首先可能仍然是香港股市)”上市融资,都有可能缓解巨大的“直接融资”压力,股市被“抽水”的痛苦可能相对减少一点,行情下跌大方向虽然仍难逆转,但至少能够缓解下行的速度与斜率,为部分热点的活跃提供一个“契机”。
借“外水”浇灌中国经济的改革转型的“花园”
从近期官方所传递出的信号来看,大扩容的“政治任务”正在“多渠道的想方设法予以实践”!
“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不仅仅要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更要“多来源、多渠道”的保障“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直接融资”服务!
既然A股活跃性降低,而海外市场(尤其是中资股海外上市的两个热门:港股和美股)却“繁花似锦”,不妨让更多的国内公司利用这一“机会”,借“外水”浇灌中国经济的改革转型的“花园”——
●2018年元旦前,新华社发表《2017:香港资本市场新气象》一文,大力称赞2017年港股牛市以及港股在IPO领域的成绩和改革。文章中传递出来这样一个信息:港股“为(中国)新经济提供新的融资和成长平台”
●几乎与此同时,证监会发布了“数十条建议回复”,其中谈到,境外上市是境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未来会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科技企业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及自身发展需要,在香港等境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博览研究员认为,这透露出这样一个政策动向:高层正以“更开放”的态度,对待“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政治课题”,充分利用海外市场,或是重要选项。
重要政策背景和6大客观因素
梳理习总书记近年来的表态,他多次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对外开放方面,也要从“双向开放”的角度来规划和开展工作。
这为利用海外资本市场提高国内企业直接融资比例留下了政策空间。
关于到境外资本市场融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2017年2月有过两次“关键”的表态——
◆2017年2月10日,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如期在北京召开。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讲话称“去年初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
◆2017年2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刘士余说:“上市地域的选择是公司的自主权利。中国证监会尊重公司的选择。”“我们境外上市的企业,这是不同的考场,考题差不多,语言不一样,企业自主选择上市地。”
博览研究员认为,证监会这种对企业海外上市“不投反对票”的态度,需要我们更加重视——高层或将以更开放的态度,对待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问题,充分利用海外市场,或是选项之一。
而这一政策动向,有其现实的政策基础与市场背景——
一、金融业新一轮“对外‘双向’开放”自2017年11月份正式开启,这为证监会“鼓励海外上市”提供了政策依据。
2017年11月10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国新办吹风会上公布了数条金融开放新政策。这是在2012年之后,以金融自由化来促进国内金融业成熟、壮大的尝试“出问题”以来,高层在基本稳定住金融业格局的前提下,再一次开启国内金融业改革开放之旅。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路径不是“自由化”,而在是“党领导一切”的核心前提下,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来实现相应的政策目标。
朱光耀副部长当时宣布的政策,都属于“引进来”。至于“走出去”,在此前后,资本市场也有一起举动,比如在沪伦通方面的努力、在MSCI方面的努力,以及2017年12月29日证监会宣布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开展H股“全流通”试点
二、客观上讲,一系列的因素使这个新理解有被证实的可能。
1、A股虽在2017年创IPO发行新高,但平均融资额很低,反映出监管层实际上深知市场的承受力有限这一事实。如果继续以A股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唯一渠道”,企业在A股中IPO的融资额可能越来越少,A股自身的运行风险也会增加。换言之,A股需要休养生息,难以独自完成“大扩容”的“政治任务”。
2017年,两市共迎来438家新上市公司,这一数字创出A股市场历史新高。不过,除招商公路、上海环境两家公司外(未发行新股),436家IPO公司累计IPO融资2301亿元,平均每家公司仅融资5.27亿元,这也是最近10年以来(2013年因新股暂停,不计算在内)单家公司平均融资额的新低
IPO融资额如此之低,势必无发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为了保IPO,2017年,证监会对再融资规则进行修改,从时间和融资额两个方面给再融资“上套”。这事际上使新上市的企业,遇到了第一口“吃不饱”(IPO融资额有限),第二口“吃不到”(要等18个月之后)的局面。虽然可以发可转债,但是,可转债的发行自10月份形成“常态”之后,仅1个多月后,其“破发”也成为常态,而近期,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可转债上市后马上大额减持的事情已形出现,其中不乏国资、国企。所以,可转债未来还有多少企业愿意发?能不能成功发出去,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而上述情况出现的一个共同原因,就是刚经历股灾之后,A股本就需要休养生息,但为了支持实体经济,IPO在弱市情况下强行加速扩容。但在资金供给方面,监管层为应对股灾而“切断的外部资金”入市通道目前没有恢复,其一再提及的“长线资金”一直也没有大规模实质性入市。
同时,如新华社关于港股的报道所说,陆港通使得大量A股资金以“净流入”的形式进入香港,港股实质上对A股构成了“抽血”(截至11月17日“沪港通”三周年之际,“沪港通”累计为港股市场带来约6777亿港元净流入资金;在12月5日“深港通”一周年之际,港股通累计净流入975亿港元。)
此外,新三板的改革,客观上也会对A股形成“抽血”效应。
2、A股自身的制度“缺憾”,使其无法“独自”完成“大扩容”的“政治任务”。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当年在海外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A股的上市制度不允许其在当时的情况下上市。时值今日,A股的基本上市制度并没有改变。
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变的阶段,大量有融资需求的“新经济、新产业”的公司,都是不符合A股现行上市要求的,但未来可能成为阿里巴巴、腾讯的经济新动能公司。
“审核制”的基本逻辑,就是以过去判断未来。这与经济新动能公司存在着天然的矛盾。而“审核制”的改革,并不是接下来一、两年就能完成的。
也就是说,A股自身的制度,推着国内一批企业到海外上市。
3、包括港股在内的海外重点市场在2017年出现市场公认的牛市。其中,恒指行情已经超越了美股、欧股和A股等主要市场的表现,成为全球涨幅最高的指数。各方对2018年海外重点市场的走势较一致的看多。更重要的是,中概股在海外市场的好表现,对国内拟上市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刺激。
不论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京东,还是在香港的腾讯,2016年以来的长牛走势无疑与A股中相同板块企业同期屡创新低的股价构成巨大反差。
4、作为高度市场化的资本市场,牛市的赚钱效应,是IPO数量和金额扩大的重要前提。海外市场2017年IPO情况火热,机构和拟上市公司在2018年到相关市场中上市的冲动有进一步增强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中概股IPO的情况,对国内拟上市公司及期前期投资人来说很诱人。
港股2017年IPO数量较往年再上一个台阶,无论上主板还是创业板数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据德勤统计,香港共有161只新股上市,数量上高于2016年的120只,总集资额达1282亿港元,超过伦交所,守住全球集资第三位。
美国今年上市的企业共募资490亿美元,比去年翻了一番。欧洲的IPO数量增长逾40%。
虽然趣店在美国上市后出现股价大跌,但站在公司的前期投资人套现的角度,其发行价以及上市初期股价的走势,无疑是一个“好榜样”。
不仅仅是趣店,12月22日在美股上市的海亮教育股价累计上涨近500%,报收44.55美元,成为涨幅榜的冠军。而相对应的,2017年A股中上市的教育机构,股价一跌再跌,曾经打算借壳上市的某家机构,也在中途放弃了计划。
在香港,众安保险、阅文集团的均高比例超募,其中阅文是624.95倍。这种发行市场热度下,哪家企业不想到港股上撞撞“财神”?
5、港股主动推进上市制度改革,使其IPO环境更具吸引力。
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公布《有关建议设立创新板的框架咨询文件》咨询总结,放弃设立创新板,改为在《主板规则》新增两个章节,三类公司可用同股不同权形式在港上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形容这是1993年引入H股以来大约25年里该所在上市制度方面作出的最大变革。
6、H股实行全流通,解除国内企业的另一个“后顾之忧”。
结论
综上,金融业新一轮对外开放自11月份正式开启,这构成了博览研究员认为,高层将以更开放的态度,对待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这一问题,充分利用海外市场,或是选项之一。金融业新一轮对外开放自11月份正式开启,这构成了得出上述推测的重要政策背景。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6大客观因素,使这一推测新理解有被证实的可能。
如果“大扩容”并不仅仅死盯着A股一家来“薅羊毛”,而是“广开财路”,或许,暗淡的行情趋势,能够有些许的改善(行情下跌大方向虽然仍难逆转,但至少能够缓解下行的速度与斜率)!


                                 
                           1514853496336115.jpg                  博览视点
                 



2018年,股民的“幸福靠奋斗”能得来吗?                 
【研究员】:柏双
编者按:又是一年辞旧迎新,恰好赶上今年是最后一批90后也成年了,所以过去的三天假期,朋友圈里都在怀旧或者晒情怀,然后或豪气干云或婉约文艺地畅想2018。总之,必定是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斗志。毕竟习主席在新年贺词里也说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对于大部分在过于一年里收获惨淡的股民们而言,恐怕是更加急迫地希望在新的一年打个“翻身仗”,“奋斗出自己的幸福”。但是,实在很遗憾,也很不情愿说出的一个沮丧的判断是,我们对绝大多数股民2018寄望于在股市(二级市场)“奋斗出幸福”,是悲观的。我们在2017年末的连续三期2018年度展望专题中都明确提出了不同于多数机构(的乐观看法)的观点。

                                 
【博览财经研报】又是一年辞旧迎新,恰好赶上今年是最后一批90后也成年了,所以过去的三天假期,朋友圈里都在怀旧或者晒情怀,然后或豪气干云或婉约文艺地畅想2018。总之,必定是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斗志。毕竟习主席在新年贺词里也说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对于大部分在过于一年里收获惨淡的股民们而言,恐怕是更加急迫地希望在新的一年打个“翻身仗”,“奋斗出自己的幸福”。但是,实在很遗憾,也很不情愿说出的一个沮丧的判断是,我们对绝大多数股民2018寄望于在股市(二级市场)“奋斗出幸福”,是悲观的。我们在2017年末的连续三期2018年度展望专题中都明确提出了不同于多数机构(的乐观看法)的观点:
2018年股市展望:三大重磅会议已框定趋势,博览为何“坚持做看空的少数派”?!
我们认为,鉴于监管层继续坚持《“定向爆破”主动释放风险:金融市场2017年“伤筋”,2018年“动骨”!!》, 2018年,“大扩容”这把“板斧”,与“强监管、去杠杆”这把“剔骨尖刀”,都是刀刀见骨,入骨三分的!如果说,2017年的“强监管、去杠杆”还是“治标”阶段,那么,随着“资管新规”等一系列监管新政的出台,2018年的“强监管”就要“治本”了,逐渐向“历史遗留”的“存量风险”,尤其是业已形成的“既得利益结构”开刀!近期财政部、央行密集发文突出强调“打破一些人对‘中央为地方债兜底’的幻想”,甚至要研究“地方政府破产”,“打破刚性兑付”,就是“打破既得利益结构”,“解剖”存量市场风险、甚至对部分“典型案例”主动“定向爆破”,“主动释放风险”的明确信号!——
此外,2018年货币政策重心在于管住总闸门,盘活存量资金,那么这也就决定了2018年资金的去向。即,虽然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但M2却可能继续维持9%。这意味着金融市场的水分在2018年将要继续被挤出来。既然《2018年金融部门资金更紧,A股何来牛市?
对于行情特征:《2018年股市展望:大概率延续二八极端分化,但主涨主跌大不同!》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对于2018年大概率延续二八分化多数机构也是有共识的。但下一个问题是,2018年的“二八分化”会是怎样的特征?是会延续2017年的这种白马蓝筹涨,中小创凄惨的局面?还是反过来——已经具备估值优势的中小创重新获得表现机会,而已经涨了不少,且供给侧改革的催化推动作用已在弱化的蓝筹则不如今年?
我们注意到,至少机构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分歧是比较严重的:申万宏源和安信证券的观点均认为,2018年要战略性重视创业板指,创业板指将引领2018年A股,成为核心热点;而包括中信和部分私募机构的观点则认为,明年仍会是蓝筹和价值投资占据主导,但不同于今年的是,今年涨幅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在明年会比一线蓝筹更具机会。
博览研究员的看法是,以上两种完全相反的逻辑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值得投资者重视!——这种说法绝非“和稀泥”!而是在我看来,经过2017年极端二八分化后,2018年股市要寻找新的希望,就必然求变,不会简单重演2017。况且,过去一年的股市结构变化,已经导致2018年的行情基础发生改变了——
对于今年的热点方面:供给侧改革等蓝筹和周期的既有推涨逻辑到今年末都已完结或弱化,而明年新的推动逻辑(环保等)尚待考验。比如,《茅台“龙回头”、天然气“短调”:2018年逻辑主线或从“供给侧”转向了“需求侧”》。而今年表现不佳的中小创,一则大幅暴跌后,估值安全边际出现;二则也有一些乐观政策信号背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对推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传统升级和新兴产业给予了更高侧重),因此,股市预期很容易就会逆转——至少《2018年行业热点展望:中小创大约不会像2017这般低迷了!
此外,新的发审委对IPO“重量又重质”(而大部分新股都属于中小创,这是有助于改善中小创业绩回落预期的);以及金融大规模放开海外市场后,外资投行风格对A股影响权重进一步放大等(其“价值投资”说辞是否就等于投蓝筹?并非如此!),这都会影响到2018年的市场风格!
博览研究员认为,一种大概率发生的情况是,明年除了蓝筹题材齐涨的几率非常之低,“蓝筹、成长题材都表现不佳”;“蓝筹强,中小创弱”和“中小创强、蓝筹弱”等三种市场表现特征,都会是股市阶段性特点,而一定要固化在某一种思维上,大概率是要栽跟头的。
我们的中长期纲领性观点并不因过了一个元旦,就发生改变
当然,我们对2018年元旦后首周的这四个交易日,看法还是相对正面的。
一则是情绪所致,作为开局之年,徜徉在希望、奋斗情绪中的股民们,至少有一部分怕是正打算大干一场呢
当然,还有所谓“历史统计显示,十二年来,元旦节后第一天,上证指数有8次上涨,上涨概率达到66.67%”。或许也能够给市场一点好兆头重演的期待。
二则是现实的流动性好转的推动。毕竟,决定股价涨跌的直接决定因素毕竟还是流动性。而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在银行系统度过年终决算的流动性紧张期后,金融系统将迎来春节前的一个相对宽松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就在2017年12月29日,央行突然意外进行了一次“春节限定版降准”,被认为释放了数万亿的流动性。这对元旦后短线市场的流动性预期影响是比较大的。
当日央行公告称,为满足春节前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临时流动性需求,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春节前后的各项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业内称之为,“春节限定版降准”
央行公告称,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春节期间存在临时流动性缺口时,可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期限为30天。
兴业研究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根据央行的表述,临时使用的金额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最新的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的存款规模推算的资金释放上限可以达到1.5万亿元,数量相当可观。且本次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的使用对象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因此,作为唯一的资金融出方,中资大行更有可能成为本次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的使用者。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比较2016年和2017年同期,央行此次推出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与2017春节前夕推出的“临时流动性便利”类似孪生兄弟。根本目的都是在于缓解春节前的现金需求较大的流动性紧张局面,两者在操作期限和对象上相差无几,也都不需要质押券进行操作。但是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在宣布时点上更靠前,操作利率更低,可释放的流动性规模更大。
三则是对于证监会高官逢开会皆谈、市场恐惧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实际情况是IPO12月末以来发行情况并没有马上加速。相反最近几周的过会否决率一直较高,实际募资额并不大。这对于缓解场内的流动性存量博弈,也是有益的
如下图,这是我的同事江桥先生对近几个月IPO核发情况制作的统计表。
我们看到,虽然去年12月22日核发的资金额快速提高,但是过会情况仅一半而已。而上周五(2017年12月29日)更是大幅减少募资额与家数。这对于缓解市场资金的供需紧张的局面有利好作用,特别是在次新股这块。
所以,从预期影响而言,节后首周,博览研究员是比较乐观的。
但包括对部分机构所言的无论是叫“春节红包”、“春季躁动”还是“跨年行情”等等的稍微长期一点的谈希望,讲上涨的说法,博览研究员依然都是不太认同的。要知道,高层政策所希望的普罗大众“奋斗奔幸福”,那可是指的在实体经济领域,在万众创新、万众创业、在国企改革、高端装备制造、一带一路战略等,勤勤恳恳,要知道,2018年,金融市场是被赋予了更大幅度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的政治任务要求,是被赋予了更高的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要求的。所以,对于想要靠在金融市场(特别是股市二级市场)“奋斗”奔“幸福”,那是要么被界定为寄生虫,要么被界定为大额,要么就是属于投机短炒的。
而且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释放是有针对性的,对股市的实际外溢流入非常有限。股市走向的根本还是在于政策定位,但显然,从大环境趋势上看,股市2018年就是一个融资功能,而投资功能很弱,在这样的定位下,市场是很难有趋势性上涨的机会的,更多是体现为短线的搏结构性机会。


                                 
                                           焦点透视
                 



“调教”了一年多,A股“理性多了”,机构也不再YY“货币政策XX周期”了                 
【研究员】:柯彩
结论:从去年开始,我们一直是在做澄清的动作,只要央行定向降准、提升货币字母工具利率水平、美联储加息等,市场就开始讲,货币政策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对此,博览研究员发现,对于这次央行升级版的“特辣粉”,市场已经开始理性多了,没有人再误读认为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要收紧的基调在新的一年中就会有新的变化。说明了一条,市场开始真正意思到,什么叫“真正中性和收紧”。对于金融市场的收紧,对于流动性的规范是相当严格的。对于金融市场来说,2018年央行只会有时点上的对冲,而不会给予什么幻想。而,现在机构和分析师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教之后算是有了清醒的认识。为了使得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收紧,央行的货币政策字母工具也逐渐走向了“常态化到规范化”。本次决定建立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将是TLF的升级版,一方面继续明确定向(大行)、定期(30天),另一方面对流动性来源也进行了规范,明确为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未来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将成为常态机制,以帮助熨平春节期间资金面波动。

                                 
博览财经研报】2017年12月29日,央行公告称,为满足春节前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临时流动性需求,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春节前后的各项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央行称,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春节期间存在临时流动性缺口时,可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期限为30天
面对央妈的“新菜品”,究竟该如何解读?
从去年开始,博览研究员就一直是在替央妈做“澄清“的动作:彼时,只要央行定向降准、提升货币字母工具利率水平、美联储加息等,市场就有人“开卦”:货币政策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什么“升息周期”“降准周期”云云)。而博览研究员彼时都一直坚定的强调“稳健中性就是‘收紧’,但央妈不会再轻易动用‘利率、准备金率’这些‘车轮板斧’,反倒是沪提升字母工具的‘创新调控效能’”!从此前将近2年的成效看,博览研究员的判断,还算靠谱!
而博览研究员发现,对于这次央行升级版的“特辣粉”(市场称之为“春节临时降准”),市场已经开始理性多了,没有人再误读认为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新的一年中就会有新的变化。
说明了一条,市场开始真正意思到,什么叫“真正中性和收紧”。对于金融市场的收紧,对于流动性的规范是相当严格的。对于金融市场来说,2018年央行只会有时点上的对冲,而不会给予什么幻想。而现在机构和分析师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教之后算是有了清醒的认识。
联讯证券指出,货币政策防风险的政策基调并没有发生改变。春节后资金面可能会有收紧压力,机构需根据央行操作审时度势进行操作。
光证资管指出,2017年货币政策整体中性偏紧,一方面要引导信贷流入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市场相对较高的利率抑制金融加杠杆行为。目前来看,整体运行效果不错,经济增长平稳,金融杠杆也受到一定抑制。
……
为了使得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收紧,央行的货币政策字母工具也逐渐走向了“常态化到规范化”。本次决定建立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将是TLF的升级版,一方面继续明确定向(大行)、定期(30天),另一方面对流动性来源也进行了规范,明确为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未来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将成为常态机制,以帮助熨平春节期间资金面波动。
央行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走向了“规范化”和“常态化”
自去年8月份以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以前主要使用“利率和准备金”等“大开大合”的货币政策工具,转向主要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各种字母工具”——
1514853748521781.jpg
从上表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2016年至今,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央行更多地采用各种“字母工具”进行精准微调,而非像此前若干年那样,采用“降息降准”之类的大开大合的粗糙方式。
“麻辣粉(MLF)”,“酸辣粉(SLF)”,“特辣粉(TLF)”都是2014年以后央妈推出的菜品。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央行开始频繁使用。今年12月29日,央妈突然放大招,再度推出“新菜品”——临时准金动用安排。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临时准金动用安排”是“特辣粉”的升级版,同时也预示着央行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从“规范化”走向了“常态化”: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临时准金动用安排”是“TLF”走向规范化和常态化。本次决定建立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将是TLF的升级版,一方面继续明确定向(大行)、定期(30天),另一方面对流动性来源也进行了规范,明确为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未来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将成为常态机制,以帮助熨平春节期间资金面波动。
市场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再做出错误解读
为配合国务院的决议,9月30日,央行宣布对普惠金融领域实施定向降准,普惠金融主要聚焦单户500万以下的真小微贷款,同时还包括了扶贫攻坚和双创等领域。并且在时间上是推迟3个月后才正式执行。央行推迟了3个月面向实体部门的“定向降准”曾经一度被市场解读为“货币政策将可能相对变宽松”的信号——
总之,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就是要收紧的基调不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的制度设计并不改变基础货币规模,只是调节基础货币结构,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机制更有效地满足了临时性流动性需求,另一方面也贯彻了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的要求,而削峰填谷也仍将是明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方式。而,市场也似乎形成了一致预期不再做出过度解读。


                                 
                                           决策参考
                 



高级别会议指明:2018年重点关注4类“三农”上市公司                 
【研究员】:杨波
结论:2018年,资金在A股中向“三农”板块聚焦、炒作“三农”板块,是有“尚方宝剑”的。但与在钢铁等领域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使A股中相关行业板发起人因供给收缩而出现整体性中长期上涨行情不同,这次最高层对“三农”的“强推”,重点不在于对无效供给做“减法”,而是更多的强调“创新”因素(包括产品创新和经营方式的创新),而“创新”本身就是一件“事件型”特征很强的事情。 所以,标的及策略具体应该是: 以事件型炒作的思路,重点关注涉及种子、饲料、农药、水环境治理等4个子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国企为重中之重)。同时,密切注意A股中的互联网上市龙头企业参与“三农”的动向,如有这方面的“新作为”,投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以事件型炒作的思路参与对相关公司的炒作。

                                 
【博览财经研报】2017年的最后几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成为这一年中央展开重大决策部署的“收关”之作。通过与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对比,并结合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总书记刚刚作出的新年贺词,博览研究员认为:
2018年,资金在A股中向“三农”板块聚焦、炒作“三农”板块,是有“尚方宝剑”的。但与在钢铁等领域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使A股中相关行业板块因供给收缩而出现整体性中长期上涨行情不同,这次最高层对“三农”的“强推”,重点不在于对无效供给做“减法”,而是更多的强调“创新”因素(包括产品创新和经营方式的创新),而“创新”本身就是一件“事件型”特征很强的事情。
所以,标的及策略具体应该是:
以事件型炒作的思路,重点关注涉及种子、饲料、农药、水环境治理等4个子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国企为重中之重)。同时,密切注意A股中的互联网上市龙头企业参与“三农”的动向,如有这方面的“新作为”,投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以事件型炒作的思路参与对相关公司的炒作。
炒高A股“三农”板块有“尚方宝剑”
很明显,两次会议的最大不同在于,习总书没有出席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因这一重大不同,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三农”的8大要点,并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年度工作要求,从而明显强化了“三农”工作在全党工作中的地位。而在新增的“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和“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这两个2018年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面中,“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与上述重大不同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十九大所确立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体育场”这一第一基本方略的落实,虽然这一工作要点的排名靠后,但重要性不可忽视,其决定着2018年“三农” 作的推进。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圈定了2018年“三大攻坚战”。其中,“精准脱贫”排名第二,与“三农”有关的“污染防治”排名第三。而习总书记在2017年12月31日所作的新年贺词中说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
就此,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如下理解:
习总书记的亲自出席,本身就为2018年强力推进“三农”工作定了基调,而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则是最高等级的强调。这一点,构成了2018年把握A股“三农”板块投资机会的核心基础。
这一核心基础如果用A股投资者惯常使用的语言来说,博览研究员认为,就是层层递进的三点:
第一,党对“三农”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接下来“三农”工作最基本的原则。
第二,由于国资、国企是党在经济领域实际其领导意志的重点载体,所以,以国资为主体的全社会资源将在2018年大量地向“三农”领域流入。
第三,从2017强监管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来看,强监管对资金流向的影响,目的就是让资金向党所要求的方向流动。
换言之,资金向“三农”板块聚焦、炒作“三农”板块,是有“尚方宝剑”的。
既然炒“三农”板块有“尚方宝剑”,那么,A股中“三农”板块的年度标的及策略具体如何呢?
首先,博览研究员认为,仅从“尚方宝剑”这一点出发,投资人可以关注A股中“三农”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理由很简单,就是这些企业,一方面自身就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必须按照党的要求投身到“三农”这项全党的“重中之重”工作之中,另一方面,它们必然成为社会资源流向“三农”领域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其次,根据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6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部署,博览研究员得出如下表格。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与在钢铁等领域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使相关行业因供给收缩而出现全行业的中长期上涨行情不同,这次最高层对“三农”的强力推动,给A股投资者带来的,更多的是“三农”下属个别子领域的个股,出现事件型炒作机会。原因在于,这次最高层对“三农”的“强推”,重点不在于对无效供给做“减法”,而是更多的强调“创新”因素(包括产品创新和经营方式的创新),而“创新”本身就是一件“事件型”特征很强的事情。
而在上表推演出的8个方面机会中,有的在A股中找得到相应板块(表中描红的部分),有的在A股中,暂时没有明显的板块或个股可对应。但不排除在2018年,一些上市公司主动开拓新的业务领域,而参与其中。
综上,2018年A股中“三农”板块的年度标的及策略具体应该是:
以事件型炒作的思路,重点关注涉及种子、饲料、农药、水环境治理等子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国企为重中之重)。同时,密切注意A股中的互联网上市龙业企业参与“三农”的动向,如有这方面的“新作为”,投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以事件型炒作的思路参与对相关公司的炒作。


                                 
            

【申明】:


1514816294748866.gif
1514816248164658.gif
1514853707730481.jpg
1514853685976888.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1 07:04 , Processed in 0.15595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