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科技赛道有望回暖,谷歌概念备受关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技赛道有望回暖,谷歌概念备受关注!

本周潜力题材

1、题材:谷歌概念

关注周期:中短

市场催化:谷歌发布全新一代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

核心逻辑基于早些时候发布的Gemini 3 Pro,谷歌发布全新一代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

Nano Banana Pro基于Gemini 3,在图像生成中融入了思考能力,大幅提升生成内容的准确性。Nano Banana Pro的特点包括:1)分辨率支持:最高可输出4K分辨率图像;2)多轮编辑:支持对话式、多轮次的图像编辑工作流;3)多图像合成:最多可将14张输入图像组合为1张输出图像;4)搜索增强:集成Google搜索能力,提供更精确、最新的知识支持。产品只需要简单的提示词,就可以生成包括准确信息的图片,文字生成能力也有明显改善。

谷歌Gemini 3的发布标志着大模型技术进入新一轮跃迁期,其在推理、多模态、代码生成等核心能力上实现断层式领先,并创新性地推出生成式UI与智能体平台Antigravity。此次突破验证了Scaling Law的持续有效性,将加速AI应用生态成熟。

Gemini 3,实现多维度断层式领先。新模型在核心推理能力上取得显著进步,在Humanity'sLast Exam中得分从2.5 Pro的21.6%跃升至37.5%(无工具),在被称为“AI界图灵测试”的ARC-AGI-2中更以31.1%的成绩超越GPT5.1(17.6%)近一倍,展现出接近人类的抽象推理能力;多模态理解方面,新模型在复杂科学图表解析和动态视频理解测试中均创下新高,其卓越的屏幕理解能力为构建真正实用的AI代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数学推理领域,新模型从前代仅能处理基础运算提升至可解决复杂建模与逻辑推演问题,为工程计算与金融分析等高阶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此外,Gemini 3 Pro采用自研TPU训练,大幅降低训练成本。TPU具备高带宽内存与可扩展TPUPod,可显著提升大模型训练速度并支持更大模型规模。模型同时基于JAX与MLPathways架构构建训练流程,Pathways在多任务调度与跨设备并行方面效率突出,进一步提高算力利用率。软硬一体的技术体系使Google在训练成本与能效上具备显著优势,为Gemini系列的快速迭代与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

前期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卖出苹果,买入谷歌,体现了其对当前AI产业趋势及谷歌作为AI平台商业价值的认可;此次谷歌Gemini 3.0 Pro模型基于自研TPU训练,在大幅降低模型训练成本的基础上表现出强劲的性能,有望率先跑通ROI,实现商业闭环。

谷歌有望成为本轮AI革命的领军企业,关注谷歌和OCS产业链以及AI应用进展领先的相关企业。

关注方向:谷歌概念、AI应用概念等

2、题材:英伟达概念

关注周期:中短

市场催化:美国政府据称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对华出售H200芯片

核心逻辑据环球网,路透社21日援引消息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批准向中国出口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H200人工智能芯片。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负责监管美国出口管制的美国商务部正就改变对华出口限制一事进行审查,并称相关计划可能会发生变动。报道称,美国商务部暂未对此作出回应,英伟达尚未就此直接置评。

两年前发布的H200芯片相比于其前代产品H100芯片拥有更多的高带宽内存,使其能够更快速地处理数据。据估计,H200芯片的性能是英伟达H20芯片的两倍。

若英伟达H200获批对华出售,预计将吸引国内科技企业的极大兴趣,直接利好英伟达产业链。

此前,英伟达最新财报全面超出市场预期,反映AI算力需求的刚性增长,直接驳斥了“AI泡沫论”,并提振了整个AI算力产业链的信心。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新一代Blackwell架构芯片“销量爆表”,云GPU已售罄,公司已进入人工智能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谷歌近日正式发布新一代AI模型Gemini3.0,其在多模态深度推理、代码生成与执行能力上实现显著突破,上下文窗口扩展至百万tokens,这将进一步推升云端AI芯片集群的算力需求。

这两大事件共同印证了AI产业仍处于高景气周期,算力需求呈现供给不足、生态兼容、系统集群等特点。

针对市场关注的“AI泡沫论”,黄仁勋驳斥称,当前需求由三个平台转变驱动:从CPU通用计算向GPU加速计算的转变、AI达到临界点、向智能体AI的转变。

全球AI算力投资持续高企,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等云巨头资本开支维持高位,国内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亦在AI基础设施领域投入巨资,这为算力硬件产业链带来确定性增长机遇。

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服务器市场总收入同比增长60.2%,其中加速服务器市场同比增幅高达201%,反映出国内AI算力需求正从试点走向规模化部署。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透露,公司从今年年初到2026年底有5000亿美元收入的可见性,这为算力投资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AI商业化落地与国产化替代的“双风口”下,A股市场算力硬件产业链,特别是那些与英伟达生态绑定较深或技术路径相近的企业,有望持续受益,关注AI算力硬件产业链各细分环节的龙头企业,特别是进入英伟达供应链的相关企业。

关注方向:英伟达概念等

3、题材:华为手机概念

关注周期:中短

市场催化:华为Mate 80系列将于11月25日发布

核心逻辑华为宣布将于11月25日14:30举办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将推出Mate 80系列手机以及全新大折叠旗舰MateX7。此次发布会将集中展示华为在智能手机与折叠屏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Mate 80系列共包含四款产品:标准版Mate 80、进阶版Mate80 Pro、顶配版Mate 80 Pro Max以及高端定制版Mate 80 RS非凡大师。全系机型将首发搭载全新麒麟9030处理器,并预装鸿蒙OS 6操作系统,在运算速度与系统流畅度方面带来显著提升。此次发布会除硬件产品外,预计还将带来多款全场景生态新品。

Mate80与Mate X7的芯片与散热方案尤为瞩目。据多位知名手机博主交叉验证的信息显示,Mate80系列将首发麒麟9030,相比9020采用更先进制程,性能大幅跃升;散热方面引入主动散热结构,在镜头模组区域集成扁平化离心风扇(直径<1cm、厚度<0.2cm),转速接近万转/分,并通过精密设计的侧边进、出风风道及内部风道,直接对主板及SoC热区送风降温,为AIAgent的完整体验提供硬件保障。

从游戏机渗透到旗舰机型,华为有望引领主动散热浪潮。微型风扇最早始于红魔游戏手机,2019年4月,努比亚推出游戏手机红魔3,首次加入了全新升级的高效能离心风扇。2025年7月,OPPO推出新机K13 Turbo系列,定位2000元档位。风扇放置在摄像头下方,重量仅3.4克左右。在AI的驱动下,终端设备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更强的性能也意味着更高的发热量。过去主流安卓厂商均积极储备微型风扇、微泵液冷相关专利,苹果同样前瞻布局。从直板机到折叠屏、平板、电脑、眼镜、VR、AR等AI终端,主动散热成长空间广阔。我们看好华为作为科技创新的领头羊,有望推动主动散热的渗透率迅速上升。

关注华为麒麟芯片、华为手机、手机主动散热等相关上市公司。

关注方向:华为麒麟概念、华为手机概念、手机散热等

4、题材:鸿蒙概念

关注周期:中短

市场催化:鸿蒙星光盛典将于11月28日在深圳举行

核心逻辑2025年11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的大型直播晚会《鸿蒙星光盛典》将于深圳龙岗大运体育中心璀璨启幕。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与“数字中国”建设十周年的里程碑事件,这场以“在一起”为核心主题的科技盛宴,将通过央视财经频道、央视频、央视新闻、央视财经四大平台同步直播,汇聚全民目光,见证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壮阔征程。

届时将聚焦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鸿蒙系统用户数量已突破2300万,系统流畅度显著提升40%,全面覆盖手机、汽车、工业等多个关键场景,并由800万开发者共同构建繁荣生态。这不仅标志着技术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更象征着中国在突破技术垄断、引领物联网时代进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鸿蒙承载着突破核心技术封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平台,始终秉持支持产业升级与民族品牌发展的责任,积极助推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

2025年10月22日,新一代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6正式发布,首批80余个鸿蒙应用智能体已经上线。

头部互联网头部应用全面适配,AI及生态逐步完善。HarmonyOS6的超级助理小艺,可以听懂16种方言,具有深度研究、一句话修图、帮助视障用户看世界等能力。基于鸿蒙智能体框架,携程AI行程助手、大麦智能体,蚂蚁健康管家、讯飞晓医等首批80+鸿蒙应用智能体已经上线,可以帮助用户搞定旅行攻略、值机选座、挂号就医等生活小事。同时,鸿蒙6将实现跨生态互联,支持与苹果设备iOS/iPadOS/macOS互传,且无需流量,近场即可快速传输数据。余承东表示,鸿蒙5终端设备数量已突破2300万台,互联网头部应用已全面适配并在迅速完善,中长尾应用也在加速冲刺。

流畅度进一步提升,体验全面升级。HarmonyOS 6基于方舟引擎,在多品类设备上实现了性能提升约15%,续航延长超过35分钟,并在应用启动、页面切换等操作中实现快速响应,带来秒启秒开秒加载特性。对于终端用户而言,这类优化有助于改变用户对系统越用越卡的固有印象。

鸿蒙将实现“AI+OS”深度融合,开源鸿蒙生态的繁荣,有望进一步壮大鸿蒙生态,推动鸿蒙系统的普及与应用的丰富,关注鸿蒙生态伙伴相关上市公司。

关注方向:鸿蒙概念等

5、题材:AI眼镜

关注周期:中短

市场催化:阿里首款自研夸克AI眼镜11月27日发布

核心逻辑阿里首款自研夸克AI眼镜11月27日发布,主打高德近眼导航系统、支付宝“看一看”安全支付、淘宝搜同款识价等功能,支持拍摄POV(第一人称视角)视频,目前已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启预售,淘宝平台显示其标价3999元。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智能眼镜(涵盖AI眼镜与XR设备)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百度、阿里、小米、华为等科技大厂纷纷加快布局步伐,一个由AI定义的新硬件时代似乎正拉开序幕。

2025下半年智能眼镜发展在加速,核心变化在于AR显示功能的应用,使智能眼镜从技术上相对简单的音频与拍摄眼镜向技术门槛相对高的AI+AR眼镜进阶。从主要厂商动态来看:海外大厂Meta上市其首款AR眼镜;国内创业先锋企业如雷鸟、XREAL、Rokid等新产品集中在AR显示上加码;国内互联网大厂开始进入,其中阿里智能眼镜采用一体式AI+AR的产品形态,双十一预售市场反馈较好。

天猫平台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智能眼镜品类成交额同比暴涨2500%,成为数码行业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京东“双11”战报同样亮眼,AI眼镜成交额同比大增346%,在细分品类中增速位列第一。

技术层面,AI大模型与AR技术深度融合,使眼镜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智能伙伴”,支持支付、导航、多语种翻译等场景,打开了AI眼镜的应用空间,有望加速产品的普及。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预测更为市场注入强心剂。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1280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市场预计突破275万台,同比增长高达107%,增速居全球首位。IDC进一步判断,2026年将成为中国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化的关键转折点,全球出货量预计突破2368.7万台,中国出货量将达491.5万台。

随着大厂陆续进入,AI智能眼镜行业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基于庞大的用户群体基础,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个仅次于智能手机的消费电子大品类,国内AI眼镜产业链加速布局,形成完整生态,在代工、光学元件、芯片等环节具备全球竞争力,关注整机代工、光学器件、SoC芯片、眼镜等相关环节的龙头企业。

关注方向:AI眼镜概念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9002725号 )     

GMT+8, 2025-11-25 19:15 , Processed in 0.12446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